1 / 20
文档名称:

教育学..doc

格式:doc   大小:142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育学..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7/4/30 文件大小:1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育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但作为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广义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 就是学校教育,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二、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出现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 是产生教育最具基础性的条件, 语言的形成则是教育产生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条件。生物起源说;模仿起源说;劳动起源说;交往起源说。我国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教育的交往起源说, 认为教育起源于人们的交往。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 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自此以后, 教育有了两种形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依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古代社会学校教育政治服务的功能占中心地位; 近代要求教育为社会物质生产服务, 为科学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服务,表现在普及义务教育制的实现和近代学制的形成; 20 世纪以来,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发生了如下变化: 1 、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直接联系, 2 、教育向终身化的方向发展, 3 、学校进一步面向未来 4 、学校教育着重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教育制度及其发展趋势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学制: 是一个国家各类学校的系统, 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时间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教育。四、教育发展的历程(一)古代教育 1 、古代教育的不同形态中国: 早在 4000 多年前的夏代, 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成。《孟子》:“设痒、序、学、校以教之”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和“乡学”之分,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的发展是我国的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私学的代表则是孔子。汉武帝以后, 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建议, 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 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宋代以后, 程朱理学成为国学, 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 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 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一直到光绪 31年( 190 5 年),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古代印度: 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把人分成四种等级: 僧侣祭祀、刹帝利( 这两种是统治者)、吠舍种姓、首陀罗种姓。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2 古代希腊、罗马:希腊—— 1 、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 2 、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罗马——宗教教育和骑士教育。 2 、古代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刻板性。(二)近代教育近代教育的变化: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公立教育崛起;②教育的世俗化;③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④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三) 20 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有: (1 )教育的终身化: 60 年代以后提出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 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教育或职业教育是片面的。(2 )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3 )教育的民主化:本世纪最大教育思潮。一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 二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三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4 )教育的多元化(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五、教育学的发展 1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