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胞的分化。
11、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分别导致了什么后果?
(1)细胞分裂的结果——生物细胞数量的增加;
(2)细胞生长的结果——生物细胞体积的增大;
(3)细胞分化的结果——产生不同的生物细胞。
第三节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密度、出生率和
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2、群落:又叫生物群落,是一定区域内有机生物体的总和。
3、植被: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覆盖在地球
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4、生态系统:一个生物群落和它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生
态系统。
(1)成分:可用下列图来表示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态系统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生物群落 消费者:各种动物
分解者:微生物
:///
(2)功能
①物质循环:通过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②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生态因素:
(1)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因素。
(2)分类: 生物因素:指同种的其他个别和不同种的生物
非生物因素:指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
6、生态平衡:
(1)标志: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具有比较
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在各组成成分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
入和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2)保持平衡的原因: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
杂,生物种类越繁多,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就越强,但生态系
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3)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 ①自然因素 ②人为因素
7、 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非生物因素。
8、生物的适应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具体表现为:
(1)形态和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植物根尖结构、小肠结构等。
(2)形态和结构与生活方式(环境)的适应:如鱼与水生活、鸟与飞翔生
活等。
9、生命系统的层次性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第二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一.根、茎、叶的结构
1.根:植物的地下部分,主要起固着、吸收作用。
2.茎:地上部分的骨干,输导营养物质和水分、支持叶花和果实。
3.叶:由叶片、叶柄组成。
二.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和水
1.植物的正常健壮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磷、钾等的无机盐。
2.不同化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化 肥 对植物的作用 缺乏时的症状
氮肥 枝叶茂盛 叶片黄,瘦小开花少,籽实不饱满
磷肥 发育良好,提早结果成熟 生长缓慢,矮小,叶暗绿,花果实种子减少
钾肥 使茎秆坚韧,块根肥大 茎秆细弱易倒伏,叶黄或叶弯卷
铁肥 参与酶的合成 光合作用受到影响
三.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