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混凝土裂缝成因和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
摘要:近年,房屋建筑市场规模逐步扩大,随之而来的房屋质量问题也迅速增多,比如混凝土裂缝问题,有的已经影响到房屋的正常使用甚至结构安全。因此,如何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消除混凝土裂缝,提升整体质量水混凝土裂缝成因和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
摘要:近年,房屋建筑市场规模逐步扩大,随之而来的房屋质量问题也迅速增多,比如混凝土裂缝问题,有的已经影响到房屋的正常使用甚至结构安全。因此,如何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消除混凝土裂缝,提升整体质量水平已是建筑行业急需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裂缝成因;预防措施;处理办法
混凝土裂缝是不可避免的,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就有裂缝存在,这是因为混凝土中的水泥石和骨料在温湿度变化条件下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形,而它们又粘结在一起不能自由变形,于是形成相互间的约束应力;一旦此约束应力大于水泥石和骨料间的黏结强度,以及水泥石自身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
一、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1、设计方面有:梁柱节点不合理,板厚过小或者构件的构造筋配置不足。设计时,往往只对正常使用的荷载情况进行验算,未考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变形因素,或者设计不合理都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本人曾经历过一个项目,地下室剪力墙混凝土标号为C60,墙配筋间距为200,因为混凝土标号太高而墙筋间距大,导致剪力墙大面积出现裂缝。
2、材料方面有:配比和坍落度的影响;骨料粒径的影响;粗细骨料含泥量的影响;外加剂的影响。原材料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构件质量,我曾参与建设的某项目,主体结构为六层,因为混凝土中砂的含泥量过大,导致部分板面开裂,水磨石面层施工时大部分房间都在漏水,最终处理方案为采用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塞柏斯涂刷基层,造成了极大的财力浪费和资源消耗。
3、施工方面的原因:混凝土终凝前未收光;现场擅自加水;结构构件养护不到位;模板支撑拆除过早和结构受荷载过早等。现在大部分混凝土都是商品混凝土,由于坍落度大,水泥浆含量高,在终凝前因表面收缩极易出现收缩裂缝,如果在终凝前未仔细收光,则收缩裂缝不会自行闭和,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施工人员为了施工便利,擅自向混凝土中加水。现场加水不但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更严重的,将导致混凝土局部形成了软弱层,增加了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可能性。
养护问题可以说一直是商品混凝土的关键问题,很多裂缝的产生都与商品混凝土养护未到位有关。随着泵送混凝土的普遍使用,外加剂和活性掺合料的加入,养护问题显得越加重要。混凝土浇筑后,若表面在规定的时间内浇水不及时,表面水分迅速蒸发,很容易产生收缩裂缝。
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或为了模板的周转而擅自提前拆除模板支撑,并在结构上放置过多的堆载,而此时混凝土并未达到规范要求的拆模强度,使结构受荷载过早而出现裂缝。二、商品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根据以上对混凝土出现裂缝原因的分析,结合现场施工的情况,为避免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建议采取如下预防措施。1、设计方面的措施。进行正确的节点构造设计,设计中不能只顾抗力要求而忽视构造的要求。要考虑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构造设计。如对于墙体与柱子相连的结构,由于墙与柱的配筋率相差较大,混凝土胀缩变形与限制条件有关,由于应力集中原因,在离柱子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