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港区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及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港区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及分析.doc

上传人:珍珠夸克 2022/6/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港区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及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港区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及分析
摘要:文章结合天津港北疆港区道路特点和集疏运方式特点,提出符合港区实际的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并进行分析,为港区道路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通行能力、计算、实测、车头时距

交通组成修正系数将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中型车、大型车、拖挂车()交通量占总交通量的百分比;
――中型车、大型车、拖挂车()车辆折算系数,按下表查询:






表3-1一级公路通行能力分析车辆折算系数
车型 交通量
[veh/(h?ln)] 实际行驶速度
120 100 80 60
拖挂车
(含集装箱车) ≤500 3 4 6 7
500~1000 5 6 8 10
1000~1500 6 7 10 12
1500 3 4 5 6
根据以上公式,并结合天津港调研数据,选取以下道路进行计算,如表3-2所示:
表3-2 天津港部分道路通行能力计算
路段名称 京门大道
(新港五号路) 临海路 新港四号路
道路等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实际行驶速度(km/h) 60 60 60
宽度(m) 24 30 24
车道数 6 8 6
交通组成修正系数
车道数修正系数
驾驶者总体特征修正系数
路侧干扰系数
交通量(veh/(h?ln)
设计通行能力[pcu/(h?ln)] 650 650 650
实际通行能力[veh/(h?ln)]
通过以上计算,发现:
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计算得到的实际通行能力远低于实测交通量及设计通行能力,与调研中观测结果明显不符。港区中道路实际速度低于规范中的同等级道路,因此依照规范计算时可能会有偏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没有将拖挂车进一步分类,按照该标准,在计算各车型折算系数时,港区中的各种货车都将归为同一类,但实际各种货车由于行驶特性的不同,导致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对这些车型细化,分别计算其折算系数。
综上,与公路交通相比,港区交通的组成和车辆特性有一定区别,《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规定的车辆折算系数已不能反映港区交通流的运行规律,二者的差异是必然的。因此,在实际使用中,有必要针对港区车辆的折算系数进行适当调整。
2、按天津港实测时距数据计算
为了使本研究符合天津港交通特性的实际情况,特针对天津港港区部分道路进行了车头时距调查,以获得不同调查地点不同交通情况下的各类车型的车头时距,以直接推算通行能力。结合天津港的道路条件,以天津港北疆港区的京门大道、新港二号路、新港四号路为例进行通行能力的计算。





(1)各种车型的平均车头时距
首先将同类车辆的车头时距整理在一起,按统计方法剔除异常数据――车头时距的最大和最小值。车头时距h将在下列范围取值:

其中:N为样本总数,S为样本标准差,(N-1)、置信水平为95%时的t分布的统计量。本研究将取各车型平均车头时距来计算道路通行能力。
表3-3 各种车型平均车头时距
车型 有效样本总数 样本标准差 平均车头时距
小客车 83
短集装箱车 65
长集装箱车 242
货车 88
加长货车 126
(2)各种车型的换算系数SVE
港区中的车流为混合车流,若以小汽车为标准车型,须将短集装箱车、加长集装箱车、货车、加长货车、油罐车及其他车换算为当量小汽车。利用车头时距计算SVE值,其计算表达式如式下,计算结果如表3-4所示。

式中: ――车型i的车型换算系数;
――车型i的车头时距,s;
――标准车的车头时距,s。


表3-4各种车型实测换算系数表
车型 平均车头时距 换算系数
小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