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二年级小学生关于春联的手抄报内容.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二年级小学生关于春联的手抄报内容.doc

上传人:jiaxidong_02 2022/6/8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二年级小学生关于春联的手抄报内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二年级小学生关于春联的手抄报内容
【起源】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同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就是中:"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3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即今春联)的盛况。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就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就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就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就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4
【春联】
上联:旧岁又添几个喜
下联: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
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
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安好运来
下联: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年年顺景则源广
5
下联: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
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上联: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联: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上联:岁通盛世家家富
下联:人遇年华个个欢
横批:皆大欢喜
上联:天地和顺家添财
下联:平安如意人多福
6
横批:四季平安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上联:万事如意展宏图
下联: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
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喜居宝地千年旺
下联: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
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7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上联:一干二净除旧习
下联: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上联:一年好运随春到
下联: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上联:一年四季春常在
下联: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上联:一年四季行好运
8
下联: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上联:迎新春江山锦绣
下联: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迎新春事事如意
下联:接鸿福步步高升
横批:好事临门
上联:占天时地利人和
下联:取九州四海财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