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7/11/11
1
第七章 行政许可
2017/11/11
2
行政处理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1、行政许可概念
《行政许可法》第二条将实施行政许可界定为:“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2017/11/11
3
[难点辨析]
如何理解行政许可?
一是要掌握内涵的四个特征;
二是要明确外延的三个标准。
2017/11/11
4
行政处理
2、行政许可的特征
(1)行政许可是一种依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
(2)行政许可行为的主体只能是行政主体。
(3)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
(4)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赋予行政相对方某种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行政行为。
2017/11/11
5
行政许可外延界定的三个标准:
(1)区别行政机关对外的审批与对内的审批。
(2)基于一般关系的审批与基于特殊关系的审批。
(3)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
2017/11/11
6
行政处理
3、行政许可制度的功能
■控制危险
■配置资源
■证明和提供信息。
2017/11/11
7
行政处理
二、行政许可法的立法目的:
(1)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
(2)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
(3)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4)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此系根本目的)。
2017/11/11
8
行政处理
三、我国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
1、许可法定原则。
2、公开、公平与公正原则
3、便民、效能与服务原则
4、合理裁量原则
5、信赖保护原则
2017/11/11
9
行政处理
四、我国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制度
我国行政许可法确立了三项基本制度,也即:设定制度,实施制度,监督与责任制度。 1、行政许可的设定制度
■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
●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范围;
●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范围。
2017/11/11
10
行政处理
第十二条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一)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二)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三)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