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有人曾经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个良好的习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一般来说,人的很多的习惯都是在早年形成的,好习惯受益一生, 坏习惯贻害终生。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阶段,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以身作则,教师身教。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首先教师自己要做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去做的, 教师一定要身体力行,做到言行一致,发挥表率作用。教师自身的良好行为会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如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自己必须做一个讲究卫生的人,每天穿着整洁,板书注重干净条理,学生渐渐地就会养成讲卫生的好时做作业也能认真书写,注意整洁。二、讲求科学,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遵循科学规律,循序渐进。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注重个体差异,制定培养习惯的计划,设置培养习惯的恰当方式,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形成。如:一年级时就要求学生书写认真,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书写的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升级与年龄的增长,要求学生做作业认真仔细,形成做事严谨的良好习惯。要看到学生身上点点滴滴的进步,进行表扬鼓励。这些良好的习惯都是在循序渐进中形成的。三、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习惯是在教育过程中和个人的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小学生的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还有部分时间在家里度过。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诸方面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学校需要定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