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宽厚板热处理工艺.docx

格式:docx   大小:43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宽厚板热处理工艺.docx

上传人:likuilian1 2022/6/9 文件大小:4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宽厚板热处理工艺.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宽厚板热处理工艺
1主要合金元素对钢热处理的影响C作为钢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其含量直接影响钢的硬度)通过重结晶、均匀化组织予以改善(对低碳钢为细小等轴铁素体+均匀分布的块状珠光体组织),从而改善其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正火可以作为预备热处理,也可以作为最终热处理。对机加工零件的结构钢来说,正火多半作为预备热处理,为随后的切削加工和最终热处理做组织准备;对低碳低合金钢板来说,正火都是作为最终热处理,使钢板具有所要求的组织,从而使其具有所要求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钢板正火处理后晶粒细、碳化物分布均匀,力学性能良好。正火工艺可使目前普遍应用的以NbV、Ti等强碳氮化物形成元素的低(微)合金高强度钢板的延伸、低温冲击韧性和冷弯性能大幅改善。
但值得注意的是,正火在提高热轧低碳低合金钢板的工艺性能的同时,往往降低钢的强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一般降低20〜50MPa对于控轧控冷钢板严重的可降低80〜120MPa因此,为保证钢板的交货性能,在正火钢板成分设计时,应不同于一般控轧控冷钢板,可适当增加C、Mn等固溶强化元素以提高强度(注意碳当量指标不要过但这两项指标高),虽然热轧后钢板的延伸率或冲击功有所降低,在正火处理后会有大幅提高。
调质(淬火+高温回火)淬火(Quenching)是把钢加热到临界点Ac1或Ac3以上,保温并随之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Vc)冷却,以得到介稳状态的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方法。目的:提高强度、硬度、耐磨性。
淬火后的钢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内部组织结构会发生马氏体的分解、残余奥氏体的转变、碳化物的转变、a相状态的变化及碳化物的聚集长大等一系列过程,称为回火(Tempering)。回火按温度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分别得到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组织。目的:减少或消除淬火应力,提高韧性和塑性,获得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的适当配合。
调质即淬火+高温回火,近年来,超级钢、超低碳贝氏体钢等生产技术蓬勃发展,许多传统调质处理生产的屈服强度450MPa以上的钢板利用超细晶等技术已经可以生产,但对于压力容器、石油储罐、桥梁、军工等重要结构钢板,很多标准和用户还是要求钢板以调质状态交货。
正火+控冷(+回火)常化炉除处理“双高”产品外,另一大作用是挽救很多热轧后延伸或冲击不合产品,减少改判率。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一些延伸、冲击不合需挽救的产品本身强度富裕量小,容易导致处理后强度反而不合。这除了在正火温度、时间上可以做一些调整外,还可以应用正火+控冷(+回火)工艺。
为防止很多钢板正火后强度大幅降低,目前国内武钢、舞钢、重钢、太钢等都开发了正火+控制冷却的工艺,利用炉后淬火机或简易水冷设施等进行正火后弱水冷(水雾等)的工艺,可较好地弥补钢板的强度损失,依据太钢经验,钢板强度可提高10MPa对于控制冷却后钢板性能波动较大的钢种或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中规定正火后加速冷却必须回火的钢种还可应用正火+控冷+回火工艺。
正火+回火在锅炉压力容器钢板处理中采用较多,尤其是Cr-Mo钢多采用正火+高温回火。
淬火+低温回火对于耐磨钢等要求表面硬度较高的钢种多采用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