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地震中的父与子设计2.docx

格式:docx   大小:8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震中的父与子设计2.docx

上传人:pppccc8 2022/6/9 文件大小: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震中的父与子设计2.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课 文讲述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所小学不幸倒塌了,匆匆赶来的家长悲痛欲绝,在残 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垂泪,而其中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 向那片废墟走去。
看到儿子学校成为一片废墟,此时的他,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引导朗读前一句话。
是什么让这个过度悲伤的父亲转而坚定地向废墟走去?
指导感情朗读: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板书:承诺)
预设出示:“他挖了 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 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受时间之长。
他挖了 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作者这样不厌其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 来,为的是什么?如果直接说他挖了
36小时行不行?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
过渡,36个小时呀,他出生入死,一刻不停,所以,他满脸一(引读)灰尘,双眼布满血丝, 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 父亲的外貌呢?
“没人再来阻挡他” “再”说明什么?谁都来阻挡过他?他们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在课文 中用“一一"画出来,而这位父亲呢?用"…”划出他的语言及动作。引导朗读。
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
a父亲为什么反复问周围的人“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b作者不光抓住父亲的语言,还抓住他的神情''双眼直直地”,这种表情说明什么?
c这位父亲是精神失常了吗?
d师生分角色朗读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师读好心人的语言动作及提示语,生读父亲语言) 纵然面前有千难万险,不管儿子是死是活,他都要见到亲爱的儿子,于是:“他挖了 一一(指 一生读)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 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评价并引导学生感情读这段话)
填空训练:发挥你的想象,在挖掘的过程中,父亲可能还会碰到哪些危险和困难呢?(听 音乐想象、讨论填空)
作者生动地表现父亲了不起的这些句子,抓住了人物的什么进行描写?(板书:外貌动 作语言)
小结:这些外貌、语言、动作甚至心理描写,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执著、顽强、可敬的父亲 形象!这种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在自己****作时借鉴运用。父亲坚韧不拔,决不放弃,他恪守诺言, 有极强的责任感,的的确确让人觉得了不起,那阿曼达,这个年仅7岁的小男孩身上又有什么了 不起的呢?
四、再品课文,感受儿子的勇敢无私。
预设讨论::“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 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1这些七岁的孩子,在废墟地下38小时,又经受了些什么危险和困难?
2想像一下,在废墟底下遇到这些危险时,阿曼达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你从阿曼达的话里读出了什么?(板书:信任)
同学们,一句承诺,让废墟上的父亲信守诺言拼死救子;一句承诺,让7岁的孩子在废墟下 居然懂得鼓励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