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小学二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课文、课后练习题及教案
【课文】
夏天的一个周末(mo),五岁的萨(sa)沙和哥哥托(tuo)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美好,空气是那么清新。他们来到林中的一片空
1、找一找:哪些生字不容易写好?说说书写时什么地方
应该注意?
2、教师范写下列生字:
蔷、薇:草字头占整个字的四分之一。
聊:左高右低,左偏旁约占整个字宽的三分之一。
四、作业。
1、见习字册。
2、比一比,再组词。
旷()蔷()娇()滂()
7
扩()墙()骄()傍()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萨莎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
教学重点:
理解课后习题4两个重点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
1.(点示课题)"我"指的是谁?
2.出示,朗读。
闷热雷声大作滂沱大雨
蔷薇芳香扑鼻娇嫩纤弱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3.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能根据以上词语的提示,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1)同桌说说,后指名说说,用上刚才的词语。师生评议。
8
2)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那句话最有道理?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齐读。
3.过渡:这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萨莎又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指导细读课文
(一)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时间天气地点人物
2.联系课题,你还知道什么?
(萨莎是一家人中最弱小的)
(二)细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中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森林里的美好景象;下起了大雨,一家人相让雨衣。)
2.森林里非常美好?我们一起来看这句话。
(1)出示句子:
9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2)认真地读一读,体会一下,你觉得什么地方最美?该怎么读。
指名读,师生评议。
(3)想欣赏林中的美景吗?媒体演示画面: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地叫。
理解"一丛丛"。"芳香扑鼻"是什么意思?
(4)指名学生口头造句。
"芳香扑鼻"指的是花草的香味很浓郁。你能用这个词语说上一句话吗?
3、森林是这样美好,一家人坐在草地上,有的聊天,有的看书,心情多么舒畅啊!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在这"大雨如注"的时刻,萨莎的家人是怎样做的呢?
(1)出示句子:"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莎。"
(2)自由读,说说从这句话中你了解了什么。
(他们只有一件雨衣;他们都想到的是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最后雨衣让给了最小的萨莎。)
10
(3)指导朗读。该怎么读好这句话呢?
4.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过渡:萨莎的家人在大雨中挨个儿相让雨衣,这是为什么?萨沙也不明白,我们来看课文。
(三)细读第3-8自然段
1.同桌练习朗读这几个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话用笔画出来。
2.读后交流。
1)相机出示句子:"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联系上文说说萨莎的父母是怎样做的?
相机再次出示: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莎。
从他们的行动中你明白了什么?
(他们每个人都在自觉地保护弱小者)
指导朗读。
2)相机出示句子:"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吗?"
(1)这句话什么意思?
12
(2)朗读体会,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读出来吗?
3)相机出示句子:"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这句话什么意思?
媒体出示句子:"现在我就不是最弱小的了,妈妈!"朗读对比
(1)萨莎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因为前面妈妈说过要是......,现在他保护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
(2)你觉得萨莎说这话时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语气呢?指导朗读。
(3)那么谁是最弱小的?
媒体演示画面:滂沱大雨中,蔷薇花毫无抵抗能力的画面。
指名说说画面意思。
现在我们来读读书上的句子。
(4)媒体出示:第7自然段,女生读第3句话。还记得下雨前这些花儿是怎样的吗?齐读有关句子。现在萨沙看到滂沱大雨......(引读),是怎样做的?
自读第7自然段,用"--"标出描写萨莎动作的词,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联系上下文,练习用上"因为......,所以,萨沙把雨衣盖在蔷薇花上"来说说。
12
A妈妈是怎么说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