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对教材的认识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分数的学习在小学分两个循环段,分别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和四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的学习是初步认识分数,为第二学段进一步学习分数奠定基础。
青岛版教材采用的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素材,和其他版本
对教材的认识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分数的学习在小学分两个循环段,分别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和四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的学习是初步认识分数,为第二学段进一步学习分数奠定基础。
青岛版教材采用的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素材,和其他版本的教材有着很大的区别。青岛版教材选材独特,采用的素材,是唯一的不用”分东西”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的。
本信息窗一共有五个例题:四个红点,一个绿点。我的设计是学习前三个红点和一个绿点。第一个红点内容是学习一半的表示法,这既是一个分数的符号化,让学生创造的过程,同时也是分数的表示和读写的过程。第二个红点内容是认识分数的意义,也就是学习几分之一的开始。绿点的教学内容是通过活动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第三个红点的内容是:认识几分之几的意义和分数各部分名称。
知识点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分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过程,体会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主导思想是创设多种情境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真正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而能让学生提炼出有效的学习方法,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具体教学策略:
1、观察比较 2、动手操作
3、类比联想 4、自主探究
5、互动教学 6、问题引导
教法和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操作法、观察法和讨论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迁移类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立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表象。
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生活照片,创设情境
2、动手操作,构建新知
3、分层练习,拓展提高
4、课堂小结,延伸铺垫
第一环节:生活照片,创设情境看 我 帅 吗?
第一环节:生活照片,创设情境
多媒体演示本班部分学生不同时期的照片:
【设计意图】为了充分利用青岛版教材的这一靓点素材,以学生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照片为视角,进行谈话导入,一是通过学生简要介绍自己带来的照片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借助生活照片,引导抽象出情景窗。这是本节课的关键点之一,我根据学生实际,简要介绍人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阶段,以此为铺垫,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构建新知
1、观察8周的胎儿的图片,感知“一半”
2、认识二分之一,理解其意义。
3、巩固二分之一,进一步理解其意义。
4、认识四分之一,再学习四分之二、四分之三、、、、、、
5、让学生创造分数.
6、引导学生总结,进一步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7、认识婴儿、成人两幅图中的分数。
8、总结,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构建新知
动手
操作
构建
新知
感知
一半
创造
一半
认识
理解
意义
巩固
理解
意义
认识
几分
之几
自由
创造
分数
总结
深化
意义
认识
各部分
名称
第三环节:分层练习,拓展提高
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练习的形式要有变化,使学生在练习中保持兴趣。
二是练习的难度逐步提高,让学生做题时都要动脑想一想。
三是面向全体学生,练习要有“弹性”,保证全班每个同学都有较多的参与机会。
练习:形式多样,分层训练,富有弹性
看到下面的图案,你联想到那些分数?
出示10个笑脸徽章:请一组组长上来拿走这些笑脸的五分之一。再请二组组长拿走这些笑脸的四分之一,再请三组组长拿走这些笑脸的二分之一,再请四组组长拿走这些训练的三分之一。
最后全体师生在轻松愉快、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了全课小结 !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延伸铺垫
板书设计
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1)图文并茂,条理清楚,层次明确。(2)。
分数的初步认识
此处贴上学生创造的分数的图片。像1/2,1/4,2/4,3/4……这样的数,就叫分数。1 ……分子 (取的份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