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观后感--《中国机长》.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观后感--《中国机长》.docx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2/6/9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观后感--《中国机长》.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观后感 ||《中国机长》
观后感||《中国机长》
  今天下午去电影院观看了国庆档的新影片之一《中国机长》。
  我觉得已经很少有什么电影或电视剧能把我感动了,由于太多的电影或电视剧创作的手法所有比较类似,看了前面就可以猜到背面。
一篇读后感,核心是由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我看电影的时候,被机长的沉着的心理素质、专业的职业技能感动了。她用自己的能力拯救了128人的生命,这是无价的奉献,事后机长获得500万元的奖励,我觉得也理所应当。对于机长自己来说,通过自己的能力协助到她人,甚至是拯救她人的生命,无疑也是她最有成就感,生命最为闪耀的时刻,是自我人生价值呈现的最佳措施;
  另一方面,是由于我惊叹于事件发生前和发生后来,民航一系列严谨地、程序化的安全环节和措施。例如电影上体现出来的部分细节,在登机之前,乘务组需要重新再复****突发事件的解决措施,语言表达措施,统多次校对手表的时间等。上了飞机后来,驾驶组和乘务组所有需要再对飞机进行了次全面的检查,有诸多程序性的口令,双向核对,副驾驶还需要下飞机环绕飞机一圈进行查验。这一系列看似很程式化的工作所有完毕后来。机长才会给机场信息,许可乘客登机。尽管这次事情发生后来,也有质疑机组人员在起飞前对于飞机的挡风玻璃检查地不够细致,因此才导致前挡风玻璃脱落。我是外行,不敢妄加评论,但是我觉得这个玻璃的问题靠机组人员目测应当是很难发生隐患的。
  有关如何用程序化的操作,减少飞机的风险,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就想起来我在多种月前在“得到”上听过的一本书,书名叫《机长的一万天》,当时听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印象就很深刻,今天结合这部电影,我更加对民航业对风险的管控措施肃然起敬。
  《机长的一万天》这本书的作者叫田口美贵夫,自1971年开始在日本航空公司担任机长,直到退休,去世。
  在三十余年的飞行生涯中,她没有出过任何航空事故,曾经担任过日本天皇和首相等出名人士乘坐航班的机长。
  第一、建立立即的错误反馈系统。
  我们从刚刚加入到职场的时候,就被自己的主管教育说“出错误,许可,但是同样的错误不要犯两次”,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工作后来要立即复盘工作中的错误,避免再次浮现。毫无疑问,航空业是把这一种管理措施用到了极致。
  据说,早年美国航空学校学员的死亡率一般可以达到25%,但是目前全世界每十二个月由于空难死亡的人数最多只有三四百人,从概率的角度来看,如果你每天所有坐飞机,大概要3223年才会遇上一次空难,飞机已经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这巨大的进步所有是由于飞机有黑匣子,每一次事故,基本上所有可以得到足够的信息从而可以分析出来事故的因素,然后再根据因素加以改善。这就是立即的错误反馈系统带来的功用。
  民航业就是这样通过一次次用生命换来的经验,不断在细节上设计和迭加了诸多道管理程序,避免错误的发生,从而在短短的几十年时把航空业的安全系数提高到了今天这个水平。
  例如说话,国际民航组织规定飞机员在飞行过程中必需说英语,这样有助于机组人员之间传播对的的信息。因素是有的国家,例如韩国和日本,人们说话所有比较客气和委婉,这样沟通的信息就有也许不对的。特别是韩国,下级对上级说话时,有的简直就是祈求或暗示,韩国在1997就曾经由于一次机长没有对的理解副驾驶的意见,从而导致了飞机撞山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