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材料的硬度检测实验指导书
河南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前言
固体材料表面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破断的能力,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一个指标。 抵抗能力越高,硬度值就越高。它与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状态、加工处理、工作环境和数值大硬度高的读数习惯,需用下式作以变换:
HR = k—少二垃 K 常数:采用金刚石压锥时K=100
C
采用钢球作压头时K=130
C = 指示器刻度盘上一个分度格
三、 实验仪器及原材料
1、 HR-150型洛氏硬度计
2、 试件砂轮
四、 实验步骤:
1、 置试件于工作台上,顺时针旋转手轮使工件上升至加满初试验力(即小指针至于红 点)为止,此时大指针应垂直向上指向标记B(C)处,其偏移不得超过±5分度格,否则另选 一点。
2、 转动指示器的调整盘,使大指针指向刻度B(C)O
3、 向后缓慢推倒加载试验力操纵手柄,,待总试验力完全加上后(硬度计表头长指针显 著变慢时),向前慢拉加载试验力手柄,卸去主试验力,保留初试验力。
4、 此时硬度计表头长指针指向的数据,即为被测试件的硬度值(按表头上B标尺读数)。
5、 逆时针转动手轮使工作台下降,更换测试点,重复上述操作。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试验粒度号
试点编号
HRb (读数)
HRb (平均值)
对应硬度
附表:
1、 硬度计工作条件按表1的规定
2、 按刻度表上的B尺读数,并以各点的算术平均值按表2、表3的规定,确定磨具的 硬度等级
表1洛氏硬度计的工作条件
磨具硬度
磨料粒度
F100〜F150
F180〜F500
F600〜F1200
工作条件
试验力(N)
钢球直径
(mm)
试验力(N)
钢球直径
(mm)
试验力(N)
钢球直径
(mm)
A〜E
306
306
F〜J
980
10
588
588
K〜Y
1471
980
表2 A〜E的硬度值、硬度允许范围及均匀性允差
硬度等级
硬度值
允许范围
级差值
均匀性允差
A
〜42
〜50
20
B
43 〜55
37 〜61
12
18
C
56 〜67
51 〜72
11
16
D
68 〜78
63 〜83
10
15
E
79 〜88
76 〜92
9
14
注:该表仅适用于布磨磨石和超精磨石
表3 F〜Y的硬度值、硬度允许范围及均匀性允差
硬度等级
硬度值及允差范围
磨料粒度
F100〜F150
F180〜F240
F280〜F500
F600〜F1200
F
硬度值
-18 〜-4
-11—3
18 〜29
33 〜45
允差范围
-23—8
-25 〜17
7〜38
23 〜53
级差值
14
14
11
12
均匀性允差
25
35
24
26
G
硬度值
-3—21
4〜17
30 〜40
46 〜55
允差范围
-18—33
0〜29
20 〜48
36 〜62
级差值
24
13
10
9
均匀性允差
43
32
22
20
H
硬度值
22 〜43
18 〜29
41 〜50
56 〜64
允差范围
8—52
4〜40
32 〜58
48 〜71
级差值
21
11
9
8
均匀性允差
38
28
20
18
J
硬度值
44 〜60
30 〜40
51 〜60
65 〜73
允差范围
33 〜66
18 〜50
43 〜67
58 〜80
级差值
16
10
9
8
均匀性允差
29
25
20
18
K
硬度值
22 〜34
41 〜50
61 〜68
39 〜51
允差范围
16 〜41
30 〜59
53 〜74
29 〜59
级差值
12
9
7
12
均匀性允差
22
22
15
26
L
硬度值
35 〜46
51 〜59
69 〜76
52 〜62
允差范围
28 〜52
41 〜68
63 〜82
42 〜68
级差值
11
8
7
10
均匀性允差
20
20
15
22
M
硬度值
47 〜56
60 〜68
77 〜83
63 〜70
允差范围
41 〜61
51 〜76
71 〜87
55 〜76
级差值
9
8
6
7
均匀性允差
16
2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