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22年莫言诺贝尔获奖感言(全文)
莫言诺贝尔获奖感言(全文)
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身着一身中山装,在瑞典学院进行时长约37分钟的文学演讲,此次演讲的主题为“讲故事的人”。
本报2022年莫言诺贝尔获奖感言(全文)
莫言诺贝尔获奖感言(全文)
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身着一身中山装,在瑞典学院进行时长约37分钟的文学演讲,此次演讲的主题为“讲故事的人”。
本报讯 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莫言来到瑞典学院演讲厅,发表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演讲。
演讲时间还没有到,400个坐席的瑞典学院三楼大厅已无虚席,与往年相比,现场观众可能多了一些中国面孔,但明显金发碧眼的人更多。
莫言身着深色立领中山装,一进场,观众集体起立鼓掌一分半钟。
莫言演讲的开场白是:“我说两句演讲稿之外的话,两个小时以前,我们瑞典学院的常务秘书,他的夫人生了一个小女孩,这是一个漂亮故事的开端,我信任在座的懂中文也懂外文的人,会把我刚才的话转译给大家,我向他表示热情的庆贺。”
莫言的演讲约37分钟。他用浓郁的高密腔调,回忆了自己的母亲,谈到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和作品。他演讲开头说:“有一个我此刻最惦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恒久无法看到了。”感动了众多观众。
演讲结束时,全场观众再次起立为他鼓掌。
敬重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
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或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女。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惦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恒久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许多人共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共享了。
我母亲生于20XX年,卒于20XX年。她的骨灰,安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喊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摩挲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苦痛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管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管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摆着身体跌倒在地。看管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无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管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安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