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平顶山高新区规划文本.docx

格式:docx   大小:33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平顶山高新区规划文本.docx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2022/6/10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平顶山高新区规划文本.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总则-2-
第二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条件、职能、目标与规模-7-
第三章生态安全体系-8-
第四章空间布局结构-9-
第五章产业发展规划-11-
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13-
第七章公共设施规划-15-
第八章生态绿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构筑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分工协作、差异化竞争的区域格局,避免产业雷同、恶性竞争。
5、可操作性原则
集聚区的规划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规划的实施应特别注重具体的可操作性,对路网格局、生态框架等需要固化的内容加以明确,对产业引导、功能布局等内容应结合未來可能的发展途径预留弹性空间。
第二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条件分析、职能、目标与规模
第9条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于平顶山市中心城区东南部,始建于1992年8月,1995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区,2005年通过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三部委的市核,2008年12月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175家产业集聚区之一,。
第10条交通条件
高新区位于市区东部,是平顶山连接全国各地的咽喉,交通十分便利。北有潔河一一宝丰铁路将京广铁路和焦枝铁路两大干线连接起來,位于高新区的平顶山东站是豫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许平南高速公路和洛平潔两条高速公路的在高新区南端交汇,将平顶山高新区同全国高速公路网连在一起。
第21条区位条件
周边有新郑、洛阳、南阳三个航空港,其中新郑国际机场距高新区仅100公里,并有高速公路直达。高新区内地势平坦,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投资软环境和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已形成了以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为主导,以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高新区作为平顶山市总体规划中的工业城区,通过实施“二次创业”,完全有可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使高新区发生质和量的飞跃,真正成为平顶山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成为平顶山市建设中原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柱。
第22条资源条件
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平顶山市是一所以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体,以煤炭、电力、钢铁、纺织工业为支柱,化工、机电、建材、食品工业综合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全市现有各类工业企业3万多家,其中中型企业53家,大型、特大型企业18家。平顶山市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极大。现己发现各类矿产57种,其中优势矿产有煤、铁、盐、铝、耐火材料、石灰石、溶剂灰石和硅石8种。其中,煤田储量达103亿吨,是华东和中南地区最大的煤田。盐田储量达2300亿吨,是我国东部第二大井盐产地。,%,是全国十大铁矿区之一。小麦和烟叶是两大优势农作物,烟叶生产久负盛名,是全国三大烟叶产区之一。水资源也十分丰富,仅水库就有169座,其中大型水库4座,。
第23条制约因素
我区产业集聚区建设虽然呈现良好势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项目用地不足。普遍存在土地制约,其至出现了“有项目无土地”的局面。用地缺口很大,影响着项目的落地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二)管理薄弱。产业集聚区的管理机构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的管理机构职能混乱,制约了产业集聚区发展。
(三)产业集聚度不高。在围绕产业发展定位谋划项目方面还不到位,产业集聚区发展缺乏战略支撑点。
(四)融资困难。资金短缺成为制约集聚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第11条集聚区发展理念
集聚区倡导生态理念,以“绿色、创新、共融”作为规划的核心理念。“绿色”主要体现在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和精明增长的发展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科技兴区和提高自主研发水平;“共融”则更多地体现集聚功能的协调、复合,倡导人文关怀与和谐共生。
第12条“绿色”理念
1、整理并延续现存的生态特征,营造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的人工环境,实现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2、构筑生态间隔、布局紧凑、功能复合的空间布局体系。
3、推行精明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打造高新产业聚集区。
4、充分运用具有生态特征的技术手段,倡导循环经济理念,促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5、发展生态交通,建立舒适、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推行绿色、人性化的非机动交通。
第13条“创新”理念
1、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培育科技创新聚集区。
2、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构筑自主创新服务平台。
3、优化创新环境,营造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
第14条“共融”理念
1、将城市功能融入区域生态框架体系,实现人与自然
环境的共生。
2、提倡健康、积极、和谐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营造生态文明示范区。
3、建设人性化的邻里社区,培育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和生活特征。
4、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健全服务保障体系,提升集聚凝聚力和吸引力。
第]5条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