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G:\009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草》导学案主备:靳莉娜主审:李云燕审阅: 班级: 姓名: ?关于“草地”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的高原。平均海拔 3000 米左右。多草甸、沼泽。为四川省主要牧业基地。 1935 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王愿坚( 1929 — 1991 ) ,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当代作家。 1944 年7 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 次年 1 月参加八路军, 先后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政治部任文化团分队长、报社编辑、新华社支社记者、编辑室主任等职。创作了《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十多篇短篇小说。 1974 年创作了第一个剧本《闪闪的红星》,塑造了潘东子等向往参加革命的红孩子形象。对孩子的内心刻画深入,几个孩子的性格鲜明,各具特色, 人物语言生动, 可爱。剧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戏剧性强, 情节安排巧妙。该片成为“文革”时期最好的影片,伴随一代人成长。?本文是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反映现实生活。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小说用生动细腻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小说情节构成有: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第一课时学的高尚人格。(德育教育) 2. 初步学习文中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二、自主学习(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焦灼() 湿漉漉( ) 飒飒( ) 蔫巴( ) 踉踉跄跄( ) 绽( )开愠怒( ) 2 、解释下列词语: 惶惑: 端详: 围追堵截: 花天酒地: (二) 再读课文, 思考回答下边问题: 1 、课文以“草”为题,有什么作用? 2 、正文前引语中“最甜”一词,有什么深刻含义? 3 、全文共 44 段,可分为四个部分。本文结构是怎样安排的呢?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4 、复述课文并且填空: 本文讲述了的时候,() 的周副主席通过二班长杨光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他不仅,而且, 果断地做出了英明的决策,并阐述了对“吃草”的独特见解,启迪战士悟出了真理的故事。三、合作交流四、展示提升五、画思维导图(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请用恰当的形式构建本节课你所学到的知识。) 六、巩固提升?下列句子各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的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1 )就这样,他摸黑冲进了烂草地;开始是跑,然后是走,最后体力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在地上爬。(2)背红十字挎包的人飞步跑来,弯腰扶起他,关切地问道:“你怎么啦? ”(3)他觉得自己变得强大了,有力了,这力量足足能一气走出草地。学后记: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 课文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神态) 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方法, 成功地刻画了以杨光为代表的红军战士的形象和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感悟广大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敬仰之情以及他们从周副主席身上感受到的巨力量, 感悟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德育教育) 2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二、自主学习聚焦目标一: (细课文开端和发展部分,分析 1 —— 3 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