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新人教版.doc

格式:doc   大小:1,941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HShess 2022/6/10 文件大小:1.9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新人教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复习提纲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 地球的形状:不规则的球体
(2) 最大周长(赤道)长度:约4万km()
(3) 经纬线比较:(,P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8) 等高线地形图部位判断:()
山顶:闭合等高线中心,数值内大外小,用▲表示
鞍部:两座山顶之间的凹处
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适合攀岩运动,会有瀑布)
山脊:等高线向低值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值凸出(往往有河流发育)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 海洋和陆地的比例:71%海洋,29%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 七大洲和四大洋:(,能根据轮廓形状、位置关系认识)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跨360度)
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 纬度最高的海洋:北冰洋
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4)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属于北美洲)
(5) 亚洲—欧洲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分界: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 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变动(最主要)、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
(2) 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3) 六大板块与两大火山地震带()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国家:日本、新西兰、美国、智利等)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震国家:土耳其、印度尼西亚)
(4)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5) 板块挤压碰撞,形成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或岛弧(如日本群岛);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或新的海洋(如红海)(,)
(6)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中海不断缩小至消失,红海不断扩张成大洋
(7)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地壳上升,形成山脉
(8) 日本多火山、地震: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 常见的天气符号:,注意“雾”“霜冻”“沙尘暴”“台风”
(2) 风力、风向(风的来向)的表示方法:
例:“F”——北风三级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 日平均气温的计算:4次测得的气温值相加再除以4求平均数
(2)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如下表:
陆 地
海 洋
北半球
7月份
8月份
南半球
1月份
2月份
(4)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
纬度因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海陆因素——纬度相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上升100m,℃
例:山脚海拔720m,℃,求山顶1520m处气温?
-(1520-720)÷100×℃=24℃
(5) 气温曲线的判读:上凸的为北半球,下凹的为南半球
(6) 能根据气温曲线判断所处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 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单位是mm
(2) 降水季节的变化类型:(、)
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湿润型
(3) 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
温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这种雨叫地形雨),背凤坡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