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与实施
高卓辉
2008年8月13日
第一页,共五十五页。
现代安全管理体系
风险预控
管理
制度
管理
经验
管理
安全管理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适合矿井高、中层管理人员使用。
4、对常用术语进行了阐释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第十二页,共五十五页。
5、明确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框架
1) 总要求
2) 风险管理
3) 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
4) 管理保障
5) 管理评价
6) 管理信息系统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第十三页,共五十五页。
程序文件
主要内容及功能:
1、程序文件共分为五大部分(风险预控管理、组织保障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和辅助管理),包含48个管理程序。
2、《程序文件》以PDCA的方法和思路建立了各项管理程序,符合实际运作的要求,规定了相应过程控制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控制内容、方法和步骤,保证了各个过程功能的实现。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第十四页,共五十五页。
3、程序文件对主要作业活动进行程序化管理,以达到风险预控的目的。
4、程序文件适合各级相关单位(部门)、岗位和人员对各项事务的管理和运行控制。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第十五页,共五十五页。
考核评分标准
主要内容及功能:
1、考核评分标准共5大部分,28个系统,214个元素,835个考核指标。
2、依照考核评分标准能够对煤矿本质安全建设情况作出定性、定量的评价,确定煤矿本质安全建设等级,查找煤矿本质安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第十六页,共五十五页。
3、考核评分标准是检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效果、判别煤矿是否达到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总体要求的综合性评价标准。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第十七页,共五十五页。
风险管理手册
主要内容及功能:
1、风险管理手册主要包含风险概述、工作任务风险管理、煤矿系统评估、煤矿重大危险源评估、危险源监测、预警、控制、升降级管理等内容。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第十八页,共五十五页。
2、风险管理主要运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和事故机理分析法对危险源进行辨识,确定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和控制,以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煤矿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
3、风险管理手册为制定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进行危险源监测预警和风险预控管理提供了依据。适用于煤矿高、中级管理人员对风险预控的系统管理,以及所有员工对本岗位存在的危险源进行消除或控制。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第十九页,共五十五页。
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
主要内容及功能:
1、《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包括11个单位/部门共285个管理对象的风险管理标准和措施。
2、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通过提炼管理对象,明确了相应的责任人、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第二十页,共五十五页。
3、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企业规章制度,结合煤矿生产实际,针对管理对象制定的。
4、通过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贯彻与实施,可以实现对人、机、环、管危险源的风险预控。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五页。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
主要内容及功能:
1、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对生产作业中员工可能出现的主要不安全行为(综采工作面、连采工作面、皮带运输、机电检修、辅助运输、一通三防、外委施工爆破、其它类8大部分)进行辨识,将辨识出的206种不安全行为按照行为痕迹、频次、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划分,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根据其发生原因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五页。
及分类的不同制定对应的控制措施、管理制度,细化了行为纠正、奖罚考核等全过程管理。
第二部分:具体明确了岗位安全要点、职责范围和岗位标准等内容,用以规范员工作业行为。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五页。
2、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主要是针对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管理的实施指南,为加强现场作业人员管理、规范作业人员行为提供依据。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五页。
管理制度汇编
主要内容及功能:
1、管理制度汇编共包括有关安全管理的36个制度,涵盖风险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激励与约束管理及辅助管理等各方面的内容。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五页。
2、《制度汇编》用以规范矿井的安全管理,是矿井安全管理合法有序地运作及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得以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