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规划原理考研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6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规划原理考研知识点.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5/3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规划原理考研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城市化( Urbanization )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 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2,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 Pu =× 100 % Pt 其中: Pu ——某一定区域内的城市人口 Pt ——某一定区域内的总人口 3, 城市化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城市迅速扩张( Sprawl )。——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比重的不断变化。——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城市化水平增长是二、三产业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共同结果。 4, 城市化类型:(1 )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2 )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3) 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4) 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5)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5,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三大推动力(1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2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3 )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6, 问:大城市相对于小城市为何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大城市的优势——现代化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较高现代企业分工、配套协作和综合利用水平较高商业、金融服务业发达各项设施、配套服务齐全信息传播迅速文化科技发达 7, 城市化发展的时间模式: 初始阶段特征:· 城市化水平不超过 30 %,主要从事第一产业; · 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 城市化动力——手工业和商业分离; 加速阶段特征:·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较快,接近 70%; · 从事产业从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尤以三产为主; · 城市化动力——工业化( Industrialization ); 后期阶段特征:· 城市人口的比重达到 70 %以上,并趋向饱和; · 人口增长速度很慢; · 从事产业仍以二、三产业为主,三产比重明显增加; · 城市化动力——工业现代化和第三产业; · 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关系的变化)。 8 ,现代城市问题的特点: (1 )城市问题的综合性(2 )工程技术问题(3 )历史、艺术问题(4 )社会经济问题城市问题的复杂性和相互作用(1 )发展经济会带来城市污染(2 )发展汽车会带来交通堵塞(3 )解决交通问题会带来噪音问题(4) 解决住宅问题会带来生态问题(5) 生活环境舒适会使城市土地增加 9, 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1) 古希腊的希波丹姆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广场为中心。(公元 500 年前的古希腊城邦时代) (2) 罗马的营寨城: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十字形街道, 通向东、南、西、北四城门, 交点附近为露天剧场或斗兽场与官邸建筑群形成的中心广场。(3) 威特鲁威的《建筑十书》理想城市方案· 城市要选在有利于避开浓雾、强风、酷热的高爽之地, 远离疾病滋生地;· 城市要有丰富的农产资源和良好的水源;· 城市要有便捷的道路或河道与外界联系;(4 )中世纪的城市:防御、自发生长. 三大起源类型: 军事要塞型、封建城堡型、商业交通便利型道路--- 环状与放射状为主(后期也有方格网), 教堂建筑与城市中心广场,丰富的城市景观( 5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城市: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 10 ,雅典宪章, 建筑会议( CIAM ) ,会议主题是“功能城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