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脑卒中的康复治疗脑卒中的概念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称急性脑血管病事件。脑卒中包括: 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 70%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原则 1、康复应尽早进行 2、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3、康复应与治疗并进 4、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体系康复任务一级协助临床治疗,防止继发合并症的发生二级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三级 80% 进行社区康复,巩固已取得的康复效果,进一步提高运动功能、交流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20% 经专科康复中心治疗患者能达到大部分日常生活能力自理。康复前的准备工作评估 1、一般状态 2、神经功能状态 3、心理状态 4、个人素质及家庭条件 5、丧失功能的自然恢复情况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偏瘫双侧瘫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康复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康复目标 1、改善步态 2、恢复步行能力 3、增强肢体协调性和精细运动 4、提高和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5、适时应用辅助器具,以补偿患肢的功能 6、重视心理、社会及家庭环境改造,使患者重返社会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 1、物理治疗( PT ) 2、作业治疗( OT ) 3、言语治疗( ST ) 4、吞咽功能训练 5、心理治疗 6、康复生物工程 7、偏瘫医疗体操 8、神经阻滞注射治疗 9、传统中医治疗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和电疗法,前者包括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康复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的时间越早越好,即是只要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即可开始介入康复治疗,一般是在脑梗死后 2-3 天,脑出血后 7天左右开始进行。发病后的 3个月内是黄金康复期, 6个月内是有效康复期,病程 1年以上康复的效果和肢体功能恢复的速度都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