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南京三模作文评讲.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南京三模作文评讲.doc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2022/6/11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南京三模作文评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1 -
南京市2014届三模语文评讲
一、作文题目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傍晚,荒野里盛开的矢车菊突然萎败了,它喃喃自语:“如果白昼马上来到,火红的太阳照耀着,你都代表了自然的一部分。
因此,大大出乎那只掘土向地的甲虫的预料,矢车菊注定在下一个白昼到来之时复苏,即使复苏的它仍不如橡树般参天入云,也不如香气馥郁的花朵般多姿多彩。
而我,偏偏愿做这荒野上一枝平凡的矢车菊。
矢车菊其实可以类比到那些在底层挣扎着的打工文学青年们——同样的渴望阳光,同样的受到甲虫们的打击。然而正是有了这些真实的生存体验,使得一个人的人生得以完整,继而圆满。
橡树、雪松、花朵,这些有着光鲜外表和优越处境的事物,正如如今“在写作中生存”
- 5 -
的主流作家们,他们优越的条件使他们难以认识到真实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往往一部当代中国苦难史在他们手中变成了一部当代中国狂欢史,为一种“审美脱身术”所消解。
恰恰相反,另外一批新兴的、觉醒的“矢车菊”们,正是在活着的边缘进行写作,正如荆棘鸟只有将喉咙抵到尖刺上才能唱出动人的歌,他们的作品不加美化地描绘着令人惊愕的生存之真实。
这种真实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忍受与反抗。
余华在《活着》自序中说,“活着”这个词在我们的语言中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和进攻,而是来自于忍受。这即是说,如矢车菊一样的芸芸众生们,需要学会忍受,忍受生活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白昼和黑夜、非难和滋润。
也许有人会说,活着既是要忍受,便不存在反抗。
但我想,这两者实际上是统一的。正如不舍昼夜推石上山的西绪弗斯,只要他停止推动石头,下一秒便就被巨石碾压至死。也就是说,存在本身就已是一种反抗——反抗绝望。随后才有以“忍受”为方式的“活着”。
事实上,远非只有那些底层文学者们才是矢车菊,如此多的“我们”都是矢车菊。
奈保尔的《米格尔街》中,生活本身如此无精打采,但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地活着;每个人都像盐一样平凡,却也像盐一样珍贵。
每个人也都像矢车菊一样平凡却也像矢车菊一样珍贵,我愿做那枝荒野上的矢车菊,即使夜晚萎败,却能在白天复苏,有一段完整的生命体验,真实地“活着”。
己不足,何立大谋?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但是现在的人们似乎却是不能达到这一境界的。这儿就有一朵小小的矢车菊,把自己重新焕发生机的希望寄托在白昼的身上,而不是自己的身上。无独有偶,欧·享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常青藤叶》中,也描绘了这样一位把自己疾病的痊愈与否归结于窗外常青藤叶凋落与否的女主角。
这莫不是反映了一种现代人的通病?明明立己的方式是靠自身实现的,却偏偏要归因于、听从于与自己毫无关联的事物身上,以为他生即我生,他死即我死。这便是与阿Q身上形成不同,实质却相一致的
- 6 -
“精神转移法”呀!
我不赞赏这种“精神转移法”,却又不得不承认它的流行。在这个新生事物不断出现,人的意识不断减弱的现实社会中,人们渐渐地缺了生活的节奏,再不去细细品生活,这使得生活的“意义”逐渐消逝。人们像是在泥泞中前行,烂泥踩不到底,刚刚抬起脚,却在下一秒又沉陷其中。或许是这生活的折磨,使得人们渐渐由自信到自怜,再到寄托意志于他人身上。
不得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