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变形记------ 卡夫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从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角度解读人物形象 2. 通过了解背景,分析情节去把握小说的主题 3. 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生存问题教学重难点认识小说所揭示的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生存问题教学课时: 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 1998 年, 美国 BBC 广告电视台做了一个系列节目, 回顾 20 世纪的艺术经典, 介绍 100 部 20 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术作品, 第一集介绍的作品就是卡夫卡的《变形记》,究竟《变形记》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使得他有如此的魅力与影响呢?今天,让我们走近这部作品, 并从中找到答案。二. 作者作品简介 1. 作者: 表现主义大师------- 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奥地利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 18 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 1904 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 4 部短篇小说集和 3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 3 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 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 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 2. 著名的作品有《地洞》, 借银行职员约瑟夫 K 莫明其妙被“捕”, 又莫明其妙被杀害的荒诞事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腐败及其反人民本质。《城堡》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 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孤立绝望情绪。《审判》写土地丈量员 K 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只能坐以待毙的弱小和无奈。《变形记》内容理解:我们对传统小说的阅读最惯常的思路即按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展开阅读。在传统的小说中, 最讲究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一部小说价值的大小就看其是否提供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可在《变形记》中, 我们并没有看到有哪些强烈的令人难忘的个性留下来, 人物几乎都湮没在一片丑陋、冷漠之中。在传统的小说中,有起伏跌宕的情节线索贯穿始终,悬念迭出, 引人入胜。但《变形记》写的都是一些具体琐碎的现实生活的细节, 简直没有故事, 没有情节, 甚而觉得有些繁冗拖沓。在传统的小说中, 人物都会局限在天时地利人际等客观因素的牢笼中, 还必须遵循着逻辑原则及因果关系来合理推论。但《变形记》超越时空的限制, 对事件的交代极其模糊, 不指明具体的时间、地点和背景。甚至泯灭了幻象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虚幻与现实难解难分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了。三. 《变形记》的写作背景 1914 年至 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 社会动荡, 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 痛苦的生活, 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了信心, 一方面寻求出路, 锐意改革, 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 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 穹( qiong )顶窗槛( jian ) 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