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给学生一条绿色通道
部 门:高三年级组
姓 名:朱贵凤
[内容摘要]传统的语文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现代语文教学中应关注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高自身修养,注意为人师表。把课堂还给学 生,增强自尊与自信。充分挖掘语文教材潜在心理教材提出不同的见解,欢迎提出和教 师不同的观点;允许提出错误观点,允许改变观点,允许保留意见。这样, 在课堂中便能形成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与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有了这样的 气氛,学生思想的泉水便会无拘无束地奔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 就会有思想碰撞,就会在质疑、论辩与阐释中获得真知灼见。如学习罗贯 中的《失街亭》时,就向学生介绍千百年来,诸葛亮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 的完美化身。但在诸葛亮的完美形象背后,也有他几多难言的无奈。诸葛 亮自知人寿有数,只能靠自己的行动来感化后人去继承他的遗志,这当是 他最大的无奈。诸葛亮的完美主义人格使他做事务求尽善尽美,不容出半
点差错,也不敢承担任何风险。他宁肯自己劳累致死,也不愿有一丝放松, 更不敢大胆的放权于属下。这一切给诸葛亮创造了几多辉煌,却也使他蒙 受了一些不该有的损失,丧失了一些大好的机会。
可惜人们看诸葛亮只看其人格完美不看其人格缺陷。诸葛亮不是一个完 人,这正如陈寿评论时所说:“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 干,优于将略。”
对诸葛亮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看问题、看人不要片面,而要综合, 多角度。这对学生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复杂问题会有所帮助。 知识的丰富,智力的提高,也与自尊心、自信心的养成关系密切。当然, 关键还在于不断地锻炼自己。自信心对学生来说很重要,有自信心的学生 会善于学习,社会适应能力强,能把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走上良 性循环的健康心理之路。自信心不足,则恰恰相反,使人步步倒退,处处 被动。当然,自信心的形成与个人的经验有关。特别是儿童时期,经常被 人 不信任、贬低、斥责,那么,这种不信任就会在儿童心灵上留下深深 的烙印。成为今后不自信的动因。所以我们的教育应多给予学生肯定的评 价,尽量避免否定的批评。在上课时,如分析人物性格,有的学生回答得 巧妙,有的学生回答得平淡无新意,但笔者都尽力在不同层次上给予肯定 的评价。并且课文中涉及到的人物,笔者也着力讲他们充满自信的一面来 教育学生。如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壮志;毛 泽东“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自信;曹操“老骥伏柄,志在千里”的信心等 等。学生从小就对自已有信心,长大才容易成为有所作为的人。按心理学 的讲法,这是一种自我效能感。
与自信心同等重要的是自尊心。自尊心是一个人自已对自已的尊重以及希 望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自尊心不足或缺乏,是比自信心不足更为严重的 心理弱点。它是一种人生价值的自我贬值,是在生活道路上的自我放弃和 自污自践。缺乏自尊便无法得到别人的尊重,也就无法适应社会。缺乏自 尊心的人其实心理是不健康的。让学生多一点体会成功,将对自尊心和自 信心的养成大有裨益。所以,在教学生活中,我们应多提供一些有利于学 生成功的机会,让大多数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如在学习海明威的《老人与 海》时,笔者对老人与大鲨鱼搏斗的场面分析得特别详细,并对老人坚韧 的意志力做着力渲染,最后老人虽只拖回了一条大鱼骸,但他终于胜利了。 学生在学习课文中,意志力得到了锻炼。
三、充分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