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师寄语: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都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目不窥园——西汉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目不窥园”。后世用来形容埋头读书。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一如既往——与过去完全不一样。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博学多识——有广博精深的学问和多方面的知识。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的节奏,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膺,胸。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戛然而止——声音突然终止。大彻大悟——佛教用语,彻底醒悟的意思。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息息相通——呼吸想关连,比喻关系密切。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泱泱不乐——形容不高兴或不满意的神情。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冻饿之虞——受冻、挨饿的忧虑。养精蓄锐——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在等待。斑斑驳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颜色深浅不一的意思。生意葱茏——形容草木生机盎然,茂盛青翠。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维,是。谷,穷尽,指困境。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而愣住的样子。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办不到或能力够不上。秩序井然——有条理,整齐而不混乱。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也不同。迥,差得远。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苍苍莽莽——无边无际的样子。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得前往。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益,更加。彰,明显。五. 伤仲永文题中的“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为什么要“伤”仲永呢?留给读者一个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和兴趣。同时也暗示了文章的主题,给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调。文章先叙后议,开始用见闻录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从 5 岁到 20 岁之间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接着,作者借事说理,阐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作者采用了寓理于事、欲抑先扬、对比鲜明的写作方法,语言精炼,说理深刻,启人心扉。重难点句子 1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文章以褒扬之笔描写方仲永是“受之天”的天才。异在不学而能书。这是罕见的天赋之才。 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这句话写出了其父为了图利, 并不考虑儿子的前途, 每天带着儿子到处炫耀牟利。“不使学”三字是全文的关键,为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了方仲永命运变化的根本原因。 3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这句话在前面充分叙述方仲永由神童变为庸人的基础上,进入议论。点出了方仲永天资出众,而后来又“泯然”为众人的原因,既总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