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亲情诗中的大爱无疆
王岳川 一、 苏轼《洗儿诗》的沉痛心灵《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洗儿”是孩子满月时,按照风俗把他的污浊、胎毒愚且鲁”,愚就是愚蠢,鲁就是不通文墨、粗鲁、鲁莽。东坡的真心当然不是这样,他和全世界所有的父母都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聪且慧。关键是最后一句,“无灾无难到公卿”。一个人无灾无难就可以做大官吗?不是。他是反讽当朝那些迫害他的官员们,都是愚蠢的,而且是很粗鲁的,很愚昧的。聪明人是做不到国家的大臣的,而只有那些迫害他的人才可以做到如此高官。
东坡这首诗,表面上是“洗儿诗”,其实是政治反讽诗。苏东坡在黄州差一点饿死,他勇敢地扛着锄头,走向了东边一片向阳坡开荒种地,终于获得了金色的秋天——丰收了,从此,他将名字改为“东坡”。他在政治生涯中前后共被贬了16年,才会说出沉痛无比的话,“我被聪明误一生”,用一种诙谐的语言说出,这才叫大智若愚!
苏东坡一生有好几个妻妾。王弗、王闰之两任妻子,不幸都早逝于他,让苏东坡伤悲不已。后来,王朝云成为苏东坡的妾,在他后半生颠沛不已,遭遇“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期间,朝云始终紧紧相随,无怨无悔。王朝云21岁生子,苏轼为儿子取名“遁”,取自《易经》第三十七卦“遁”,是远离政治风险、消遁归隐之意。该卦的爻辞中说:“好遁,君子吉。”可惜好的名字没有给孩子带来好运,十个月以后,小儿子在金陵中暑不治,夭亡在朝云的怀抱里。痛不欲生的东坡写了两首诗来哀悼自己孩子。第一首诗写自己:“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第二首诗写朝云:“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东坡可以说是屋漏偏遭连夜雨,祸不单行,但是就在这么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苏东坡却显现出中国文人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豪气!
在我看来,苏东坡这首诗对今人的启发是:第一,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拔苗助长。他从另一个角度警示大家,“我被聪明误一生”。不要过分去强调孩子的智商、情商,要重视孔子说的仁爱、爱人。如果培养出来一个孩子极其聪明,但是完全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名牌主义,那对父母亲无疑是一个打击。苏东坡和孔子一样,他们都强调仁者爱人,而且强调依仁游艺,要多一些艺术,多一些仁爱。第二,要让孩子自然快乐地生长。我自己也是这样,我小时候很调皮,老外公让我写书法,就是想锻炼一颗变动不羁的动心为安静纳万物的童心。艺术一定会让人安静,空故纳万境。可以说,教育孩子不要附加太多的压力,那些特别希望孩子极其聪明的父母亲,应该受到一些警示。
二、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杜甫《羌村三首》
【其一】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其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其三】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