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用公式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和讨论。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这里,根据学生“学”的需要设计了一个合作学习的程序,让学生
分组实验,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己解疑释惑的机会。]
(3)展示学生的剪拼过程,交流汇报。
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让学生将转化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选择有代表性的
情况汇报)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
(两锐角三角形)(两钝角三角形)(两直角三角形)(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通过实验学生得出: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也可能把一个三角形剪拼成平行四边形。
3.归纳交流推导过程,说出字母公式。
讨论后填空:
(1)、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
于____;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____;
(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____。
所以,三角形面积=____。
结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根据学生讨论、汇报,教师进行如下板书:
因为:三 角 形 面 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2
所以:三 角 形 面 积=底×高÷2(高是底边上的高。)
[设计意图: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再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同学们
更具体、清晰地弄清了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后,它们间到
底有什么关系。同时又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课
堂教学效率。]
师:如果用 S 表示三角形面积,用α和 h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你能用
字母写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S=ah÷2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交流,用摆拼(还可以用折叠、割补)
等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转化”
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帮助我们找到探究问题的方向,相信同学们今后能应用这一数
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三、闯关游戏、应用新知
第一关 比比谁的基础实
,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根据条件,求出三角形的面。
(1)底 5 厘米,高 7 厘米。
(2)高 13 米,底 10 米。
(3)底 米,高 11 分米。
小组做题,比比谁算的又对又准。
第二关 比一比谁的思路活
,你发现了什么?(单位:cm)
得出: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同。
学生计算,讨论得出结论
2、想一想,下面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2)一个三角形面积为 20 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是 40 平方米。
( )
(3)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