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从公共政策目标看个税起征点调整.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公共政策目标看个税起征点调整.doc

上传人:tiros009 2022/6/1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公共政策目标看个税起征点调整.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公共政策目标看个税起征点调整
崔倩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自实行个人所得税法以来对个税起征点进行了三次调整,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平效率自由安全的公共政策基本目标,但仍有欠缺,应尽快建立多元化的个税从公共政策目标看个税起征点调整
崔倩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自实行个人所得税法以来对个税起征点进行了三次调整,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平效率自由安全的公共政策基本目标,但仍有欠缺,应尽快建立多元化的个税起征体系,施行个税征收指数化,在税收管理上,以家庭为单位按照年度征收,在消费时设置更多减免条款。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1]。
我国于1980年9月颁布施行个人所得税法, 2005 年个税工薪费用减除标准从800元调整到1600元。2007年12月29日,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正式获得通过:自2008年3 月1日起,我国个税起征点将从现在的1600元/月上调至2000元/月。这意味着,在新的修正法草案实施后,个人每月工资、薪金所得,将以每月收入额减除2000元后的余额[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2011年个税起征点调整到3500元。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也引起了人们对起征点进一步改革的激烈讨论,作为国家的一项公共政策,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是否符合基本公共政策目标——公平、效率、自由、安全。
一、从公共政策目标实现情况看个税起征点的调整
公共政策在进行方案规划时应满足基本的公共政策目标——公平、效率、自由、安全。所谓公平即机会均等、贡献标准和需求标准。效率有两个标准: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跟进,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帕累托跟进是指不使一个人的状况变坏而是至少一个人情况变好。自由指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安全即满足生理生存的最低需求。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一定程度上满足以上标准,但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从公平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物价不断上涨, 提高个税起征点十分必要,从消费需求角度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这是由于工资薪金收入是按月收入采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税,费用扣除标准变动使不同收入者所对应的纳税级距发生移动,其所对应的税率随之而变,负担率由此发生变化。[3]换言之,由于费用扣除额的调整变化,较高级别纳税人中在原级距点附近也有部分纳税人税级降低,结果是起征点的提高幅度对高收入者税级移动的影响较少,对中低工薪收入的影响较大。但另一方面,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并不能真正的实现公平。第一,目前的个税征收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是否合适。由于的不均衡,所谓的南北差异、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差异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将全。第二,受传统思维和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