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以诗解诗,让古诗教学诗意盎然.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以诗解诗,让古诗教学诗意盎然.doc

上传人:dt83088549 2022/6/1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以诗解诗,让古诗教学诗意盎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以诗解诗,让古诗教学诗意盎然
杨海娟 寻找诗意的解读,让学生在诗意盎然的氛围里去学习古诗,一定比纯粹的机械的字词分析更有趣味。处于高年级段的学生,已经对古诗形成了初步的分析解构能力。因此,高年级的古诗教学,必须跳出传统的字义——以诗解诗,让古诗教学诗意盎然
杨海娟 寻找诗意的解读,让学生在诗意盎然的氛围里去学习古诗,一定比纯粹的机械的字词分析更有趣味。处于高年级段的学生,已经对古诗形成了初步的分析解构能力。因此,高年级的古诗教学,必须跳出传统的字义——句义——情感的“三步走”模式,寻找一条以诗解诗的解读新路子。
一、激趣,诗意的渲染
渲染本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技法,运用到艺术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渲染往往是通过对讲述内容进行突出的形容、烘托。其本质就是要在古诗教学之前,为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运用诗化的语言来描绘古诗的内容,并借助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之中,从课堂伊始便让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产生一种内心期待。
如,《游园不值》教学片断。
师:当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到来的时候,你们想不想出去踏踏春,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醉人的春色呢?
(学生齐答)
师:是的,诗人叶绍翁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的朋友,是什么让他如此的心驰神往?他有没有见到自己的朋友呢?这又是一次怎样的踏春之行呢?今天,我就想和大家一起,跟随着诗人的足迹,去看、去闻、去想!
一句简单的导入渲染起一种氛围,几句贴切诗文内容的提问激起学生的思考,加之教师与学生间亲切地沟通,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陡增了几分。
二、绘景,诗意的物化
古典诗词从创作之始,便注重诗、书、画的融合。因此,教师应根据古诗自身的特质,回归诗词本源,一方面让学生自己构思诗歌里表达出来的物像,另一方面借助各种教学媒体,多角度展现出诗歌里所描绘出的物象,帮助、引导学生理解。鉴于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有所发展,因此在绘景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自主绘画。
请看《如梦令》的教学片断。
师:这是一首多么轻快、活泼的小令。就是因为是酒醉之后忘记了回家的路吗?
生:不一定,也许是因为确实荷叶荷花太密了。
生:还有可能是高兴得忘记了回家的路,要不就是作者随船漂流,觉得这更有趣。
师:如果让你们来创作这幅沉醉图,你准备怎样画?
生:我想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很有诗意,可这是日暮,得画成夕阳哦。但我觉得绝不仅仅是静态的荷花呀!
生:还要有几只惊起的水鸟。
师:不错,如果再画出一点船桨激起的波纹,那“争渡,争渡”的味道就更浓了。
一边是学生的语言描述,一边是教师不停地启发,词里所描绘的画面在每名学生的脑海里被勾勒出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也逐渐加深。
三、推敲,诗味的解析
古人作诗,常“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该着力通过对诗句中经典词句的分析,让学生领悟诗句用字之精妙,进而“牵一发动全身”,理解诗词的用词。
下面是《所见》一诗的教学片断。
师: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个词写得最生动形象?
生:立。
师:刚才是“骑”,现在是“立”,而且还“忽然”“闭口”,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牧童特别想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