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会泽古城.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泽古城.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新东西 2022/6/11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泽古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泽古城
从云南省通海到玉溪,是一级路面,很多出租车在此招揽客人,10块一人,很快就到。玉溪是新兴城市,颇像获得雨后的鸡枞菌,眨眼就冒出来,新鲜可爱,芳香扑鼻。
从玉溪到昆明,晚上搭上辆班车,前往会泽。
在云南会泽古城
从云南省通海到玉溪,是一级路面,很多出租车在此招揽客人,10块一人,很快就到。玉溪是新兴城市,颇像获得雨后的鸡枞菌,眨眼就冒出来,新鲜可爱,芳香扑鼻。
从玉溪到昆明,晚上搭上辆班车,前往会泽。
在云南的版图上,会泽显得似乎很遥远,而且行程也不那么容易。从曲市到会泽,要经沾益、花山、宣威、大井、者海等地,绕一个半圆形的大弯才能到达,行程十几个小时。如果从昆明出发,要经嵩明、寻甸,到功山镇后分两路,路经雨碌、者海,一路经东川、绿茂、大海等地进入,感觉行程都很不容易。
我在颠簸中睡一夜,在美丽诗意的黎明中到达。
现在的会泽,因境内金沙江、牛栏江、小江、以礼河等数水汇合而得名,这座滇东北古城,由于河流众多,纵横交错,历来就有“乌蒙水乡”之称。西北部,以礼河与小江、金沙江汇合;东南部,车洪江与牛栏江汇合;东北部,硝厂河又与牛栏江汇合。
会泽历史悠久,西汉时置堂琅县,属犍为郡,隋朝属恭州地,唐初设唐兴县,南诏置东川郡,大理国设东川大都督,元代为东川路,明朝时为东川府。清改隶云南省,开置会泽县,民国改名东川县。新中国后改属昭通专署,后撤会泽县并东川市,1964年12月恢复会泽县,改隶曲靖地区至今。
会泽是古镇。也许由于偏远,也许是其他原因,会泽古镇的街道,依然是明清时期的灰墙青瓦房,在高原纯净的阳光下,显得遥远而异样,感觉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古镇很闲适,尽管街面上行人也不少,但也许是更为高阔纯净的天空把人的声音都消融了。
会泽曾经商业繁荣,得益于盛产铜。东汉《续汉书·郡国志》载,堂琅所产的铜洗曾行销外地。堂琅铜洗(类似后世的脸盆)唐时还流传至波斯,当地人称其为“中国石”。明清时期,会泽产铜在全国首屈一指,曾设有鼓铸局、宝云局,制造各种钱币。清时,或川府(今会泽县)的铜产引起了清廷的高度重视,指令山西、陕西、江西、湖南、江苏、安徽、四川7省及云南本省额办京铜全部携银赴东川府采办运京,以保证宝源、宝泉两个铸钱局原料,并在东川府设宝云新、旧两个铸钱局,建炉70座,年铸钱40万串。当时全国80%的铜源来自云南,而云南铜产量的80%又来自东川府。
另外,当地工匠以品位极富的铜矿石敲击出的斑铜制品,也广为流传,被海内外人士作为珍品加以收藏。
会泽斑铜器以张氏家族生产的最为著名。张氏家族祖籍南京,先辈均为铜匠,明宣宗时,曾参与宫廷大明宣德炉的制作。明末,与大批手工业者移民来滇开发云南,张家最初到澄江铸造寺庙钟鼎,清康熙末到会泽定居,在城东经营铜器,兼制斑铜工艺品,自产自销,其住地称铜匠街,沿袭至今。此后,会泽城里,大多数铜匠手艺都出自张姓传授。其定居会泽时,恰是东川铜矿开采冶炼极盛之时,商业兴旺,市场繁荣,原料不缺,销路不愁,技艺得以大大提高,铜器制作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盆、锅、壶造型新颖,抛光技术精湛,特别是食具,铜与他物接触,氧化后所生铜绿有毒,而张姓制作时,抛光后镀锡,不会氧化,投入市场很受欢迎。
据说,张姓在会泽不肯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