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城市节约用水策略探讨
 
 
城市节水强调通过各种方式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城市节水应借助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为核心降低生产用水量,通过推广节水产品和普及节水器具减小城市生活用水量,全社会行 
 
城市节约用水策略探讨
 
 
城市节水强调通过各种方式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城市节水应借助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为核心降低生产用水量,通过推广节水产品和普及节水器具减小城市生活用水量,全社会行动起来,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
一、建立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
政府要组织领导节水型社会建设并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建立健全节水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水资源的宏观调控机制;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确定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方案;在全社会推行用水权的有偿转让,通过用水权的市场交易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公民,特别是贫困群体基本生活用水的权利和用水安全,保障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鼓励各行各业广泛参与,充分挖掘工业节水、农业节水、生活节水的潜力;对违章用水、浪费水、损坏供水设施等行为依法进行经济和行政处罚。
二、加强节水宣传,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树立“水资源有限性,不可替代性,水资源有价、有偿使用”的可持续价值观,改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用水观念,是搞好城市节水工作的基础,是其他节水措施的先决条件。节水是全社会的义务,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做好宣传工作,努力营造“节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的良好氛围。同时还应在中小学教材中增加保护水资源和节水的内容,从小培养节水意识和习惯。
三、加强城市供水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供水管网漏失率
按国家有关规定,自来水管网漏失率不能超过12%,然而2009年建设部组织的供水管网普查显示,%。按此推算,全国城市供水年漏损量近100亿m3。又据城市节水统计,2002年以来,我国城市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并采取各种措施,才达到年平均节水35亿吨,而每年漏损水量就相当于全国三年的节水量。漏水造成巨大的浪费,治漏等于开辟新的水源,并减少引水工程投资规模。各级城市政府要加大投资改造力度,加快城市供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要做好城市供水管网的规划和改造工作,优化管网的布局和运行管理,采取工程、技术、行政及管理等多种措施和手段,使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降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
四、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利用关系密切。总体上看,第一、二产业的用水和排污量远大于第三产业,“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不仅符合经济结构整体演变规律,而且因各产业万元产值耗水量的明显差异,在保证经济总量增长的前提下,会明显减少耗水量。我国多数城市产业结构还处于“二、三、一”的发展时期,
今后应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注重产业高级化过程。首先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次优化第二产业,逐步推进工业结构由高耗水的化工、冶金业为主向低耗水的机械、电子等高技术产业为主的转变;三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通过农业用水量的减少和部分农业用水的“城市化”,增加城市可用水资源。工业用水是城市生产用水的大户,因此工业节水是城市节水的重点之一。工业节水的关键是结构调整和产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