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国学 叶嘉莹:小词中的儒家修养.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学 叶嘉莹:小词中的儒家修养.docx

上传人:Alphago 2022/6/11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学 叶嘉莹:小词中的儒家修养.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国学 叶嘉莹:小词中的儒家修养
一般说来,大家往往觉得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讲的都是礼仪道德,有一种教训的性质。但是,真是没有想到,张惠言能够把儒家的义理写出这么漂亮的小词来。
张惠言是清代知名的词学家,开创了常州词派。他42
国学 叶嘉莹:小词中的儒家修养
一般说来,大家往往觉得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讲的都是礼仪道德,有一种教训的性质。但是,真是没有想到,张惠言能够把儒家的义理写出这么漂亮的小词来。
张惠言是清代知名的词学家,开创了常州词派。他4岁丧父,家境贫寒。张惠言9岁时,跟他父亲的一位世交在城里读书,4年后回到家中,亲自教弟弟读书。每天晚上,只点一盏灯,母亲和姐姐相对而做女红,惠言和他的弟弟在旁边读书。这种艰苦而勤奋读书的早年生活,对于张惠言有着极大的影响,最终在乾隆51年考中举人,在嘉庆四年考中进士。
张惠言说,因祖父、父亲都没有功名,所以他先是苦学时文,学了十余年。然后又喜好《文选》辞赋,专力研读三四年。后来有友人劝他学古文,因古文中常常讲到“道”,如韩愈等人。于是,他“退而考之于经”,反复研阅。
张惠言的事迹,让我想起了我自己小的时候。我诞生在一个旧式家庭,我没有到学校读书,只是在家里跟着私塾老师学****我开蒙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论语》,第一次读到“朝闻道,夕死可矣!”当时我才七八岁,不太懂得这句话的详细涵义。但这句话却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这个“道”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八年抗战中,我父亲随着国民政府到后方,没有音讯,我母亲也去世了,我作为大姐带着两个弟弟,当时生活特别艰苦。我那时高校已经毕业,做了老师。长袍磨破了一块,家境不富有的我只有找相同颜色的布缝补好,连续穿着去给同学上课。当时,我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显得特别坦然。《论语》里孔子夸奖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一个穿着破棉袄的人与一个穿着狐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以为惭愧,由于他心里有一个“道”。假如有“道”,那么还可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些听似空言,是教训,但是假如你有了体验,就会明白里面的精妙。
2
一个读书人要学“道”,这就是张惠言所要追寻的。
《水调歌头》五首赋示杨生子掞,这是张惠言写给同学的一组词。我们来看头一首: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际。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东皇一笑相语,芳意落谁家。莫非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现在,我们来看看张惠言跟他的同学所说的勉励是什么?
张惠言说:“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
东风是春天的风,使万物萌生、万物惊喜的风。李商隐说:“飒飒东风细雨来”,飒飒东风伴随着春天的好雨。杜甫说:“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从张惠言讲到了李商隐,从李商隐又讲到了杜甫,这都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符号。
现在许多青年人说,我们看中国的诗词看不懂。我想主要在于没有很好地把握语言中所蕴涵的文化信息。诗词看得不多,就不会有很好的联想。一个词语带着大量的信息且不说,最重要的是这些词语曾积累了我们古人的感情、生命,是他们的生活体验。
3
当东风来的时候,不但草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