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22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古诗意象例释之梅花
(5)清冷淡雅的美人
梅花自古便有“霜雪美人”的意象,柳宗元《龙城录》中记载梅花传奇,隋开皇中赵师雄于寒冬季节在罗浮山中见一淡妆素服的美人,此女便是梅花所化。于是,后世常以梅花比
2022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古诗意象例释之梅花
(5)清冷淡雅的美人
梅花自古便有“霜雪美人”的意象,柳宗元《龙城录》中记载梅花传奇,隋开皇中赵师雄于寒冬季节在罗浮山中见一淡妆素服的美人,此女便是梅花所化。于是,后世常以梅花比美人,不仅由于它本身具有美人姿势,还由于它有清冷淡雅的美。
例1:张雨《》:“泰定三年丙寅岁除夜玉山舟中赋: 江梅的的依茅舍,石濑溅溅漱玉沙,瓦瓯蓬底送年华。问暮鸦,何处阿戎家。”诗中“的的”二字形容梅花在暮色中仍显得鲜亮刺眼,把灰黄的茅舍也辉映得富有了 神气。“的”在古代亦指女子脸上装饰的红点,《》云:“以丹注面曰的。”傅成《镜赋》亦云:“点双的以发姿。”可见,梅花如美人颊上的艳艳红 点,益发增加了梅花的美艳。
例2:张可久《 雪中游虎丘》中云:“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干。”诗中“真真”指美女的容貌,见于《》所载一张神画上的美女,名叫真真。
例3:武元衡《赠道者》:“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诗中“麻衣如雪”化用了《》中的句 子,这里借用来描画女子所穿的一身洁白衣裳。在形容了女子的衣着后,诗人又以高雅素洁的白梅来比较女子的体态、风韵,可谓传神。
例4:苏轼《定风波 红梅》:“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这是词的上片,开头便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 因“迟”开而与桃杏同放。梅花生就冰清玉洁之姿,怎合姹紫嫣红之群?所以“乔装改扮”,尽显美姿丰神。
例5:姜夔《疏影》:“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写王昭君的月夜归魂,给梅花形象增加了血肉。“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化杜甫 《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这位佳人,正是诗人抱负中的艺术形象。(其实,本词共五个典故,五位女性,此处仅 以二者为例)
(6)传递情感与祝愿的媒介
梅花在成为春之使的同时,也成了传递友情的工具。
例1:南朝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全部,聊寄一枝春。”折梅花寄赠友人,正是借以表达自己以梅花自许,亦一梅花许人,对于友 人具有梅花一样品行的欣赏;同时也含有对友人的安慰之情,预示不久的将来春天也将到北方。自己对友人的感情也像梅花,虽遭寒冷而不凋谢。颇有一种友情坚 贞,与友为善的意味在其中。折梅代书亦是诗人高雅情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