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10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1485173816 2022/6/11 文件大小:10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不同类型散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特性,了解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
2、培育品尝散文语言的实力;
3、通过对古代散文的诵读培育良好的语感;
4、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jí
七、整体感知:1、本文属日记体游记,并且是由两那么日记组成。那么,这两那么日记分别记了些什么?
明确:本文属日记体山水游记类散文,依据时间可分为两局部:
第一局部记叙了八月一日过烽火矶、澎浪矶,小孤山的所见所闻,由1-2段组成;
第二局部记叙了八月二日过大孤山的所见所闻。
2、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过烽火矶→过彭浪矶、小孤山→遂行泛彭蠡口→始见庐山及大孤山→晚抵江州,泊湓浦

明确: 船的行程。
,写了哪些详细的景物?
明确: 烽火矶、小孤山、澎浪矶 、大孤山。
第二课时
八、课文研读:第一段:
1、本段写何处之景?
明确:烽火矶
2、勾画出本段写景的句子,突出了烽火矶 怎样的特点?
明确:高峻、怪奇〔突兀,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等特点。
3、本段写景采纳怎样的依次?
明确:先写远视所见,只不过觉得烽火矶“突兀〞罢了,除此之外别无佳处。再写近观,近观之景那么异彩纷呈。
第二段:
1、交代小孤山上有戍兵把守,说明白什么?有何作用?
明确:小孤山也是江防要地。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2、勾画本段风光描写的语句,说说本段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一水段之景?描写的重点对象是什么?突出了各自什么特点?
明确:烽火矶至沙夹一段所见。 小孤山和澎浪矶。
小孤山峭拔秀丽,澎浪矶浪大等特点。
3、文章是怎样表现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特点?
明确:运用比照手法。将金山、焦山、落星山这些天下名山及小孤山比照,突出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特点;又用它山及小孤山比照,突出小孤山的巉然孤起这一特点;用山上有楼观亭榭的金山及小孤山庙宇的荒芜、残缺比照,衬托了小孤山的小孤山庙宇的荒芜、残缺,更是为了说明小孤山假设是以“楼观亭榭〞稍加装饰,那么会“高出金山上矣〞。
4、写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特点,采纳的是什么写景依次?
明确:由远及近。
第三段:
1、引用李白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什么?
明确:彭蠡口江面的宽敞,四望无际。
2、该段写的是哪一路段的景致?重点落在哪里?
明确:彭蠡口到湓浦口的沿途所见。重点写大孤山的风光。
3、那么大孤山的风光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浊清晰。
4、作者是怎样表现大孤山这一特点
明确:先用西梁山类比,使人通过西梁山能想象到大孤山的形态,然后及小孤山相比照,从而突出各自的特色。
九、思索:
1、本文写了烽火矶、小孤山、澎浪矶和大孤山这四个景点,各有什么特点?
烽火矶:突兀,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
澎浪矶:三面临江,倒影水中,虽无风,亦浪涌。
小孤山:峭拔秀丽,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姿态万变。
大孤山: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2、散文的最大特色是“形散神聚〞 。本文所写的烽火矶、小孤山、澎浪矶和大孤山是四个独立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