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SANYUA1688】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
中医治疗原发性低血压
0克,茯苓、酸枣仁各15克,黄芪20克,肉桂9克,干地黄12克。
加减:若夜尿多,加益智仁、菟丝子各10克;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者,加泽泻、车前子各15克;唇绀,舌紫黯,心血瘀阻者加丹参30克,红花6克。
肾精不足
治法:补益肾精,充养脑髓。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附子6克,肉桂3克,熟地、山萸肉、茯苓、肉苁蓉各12克,山药、仙灵脾各15克,黄芪20克,麦冬9克,当归、五味子、炙甘草各10克。
加减:重症可加用鹿角胶(烊化)10克,龟板、鳖甲各15克以补髓填精;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者,加用牡蛎、石决明各15克,钩藤12克。
 
页首
中药治疗低血压方法
1、党参30克,黄精30克,炙甘草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可连续服用。
2、党参20克,莲子15克,大枣10枚,糯米50克。先将糯米用水洗净,将上药放水中浸泡膨胀后捞出,与米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烂,每日早晚各服1次,15天为1疗程。
3、甘草20克,桂枝40克,肉桂40克。将上药混合后,分3份,每日用开水冲泡当茶饮。
页首
中医验方治疗低血压
方1 参草汤
高丽参10克,炙甘草5克,水煎4小时,顿服。补气生压,适用于体位性低血压。
方2 参芪陈皮汤
黄芪30克,党参20克,陈皮15克,柴胡、远志各12克,升麻、当归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对体位性低血压有效。
方3 半夏钩藤汤
法半夏、茯苓、白芍、钩藤各10克,党参、黄芪各12克,菊花6克,当归3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可以治疗老年体位性低血压。
方4 黄精沙参汤
南、北沙参各10克,黄精30克,桑叶8克,川芎5克,共煎汤服用,每日3次,能补气升压。
方5 地黄肉桂汤
生地、熟地各15克,太子参12克,肉桂8克,白术10克,水煎服。治低血压。
方6 桂枝甘草五味汤
肉桂、桂枝、甘草各15克,五味子25克,每日1剂,水煎服。主治低血压。
 
页首
按摩食疗治低血压
按摩法:
1. 用大拇指用力按压两只手掌心的“心包区”3~5分钟,每日1~3次;
2. 晨起后,取橡皮筋2根在双手中指和无名指第1个关节处各绕几圈,1分钟后取下,每日1~3次;
3. 用拇指按压双手上的“神门穴”(位于掌心“手腕线”下小指侧)、“大陵穴”(位于掌心“手腕线”下面中央),各5分钟,每天3次。
食疗法:
1. 取粳米80克,加入800毫升清水,文火煮至半熟,然后倒出米汤,加入500毫升牛奶和适量白糖,煮粥,分2次空腹服用;
2. 取母鸡1只,和20个红枣一起轻炒,然后焖熟,每日1剂,分3次吃完。
3. 取桂圆肉10克,每日食用1次。
 
页首
三个小药方帮你调治低血压
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而实际上,低血压对老年人的危害同样严重。据统计,患有头晕、乏力的中老年妇女中,低血压者约占1/5。
通常认为,血压若长期保持在90/60毫米汞柱或以下时,可称为“低血压”。医学调查显示:老年人中,2/5的中风患者、1/4的心肌梗死患者是由低血压引起的。
为什么老年人低血压会诱发中风与心肌梗死?因为随年龄增大,人的血管硬化程度会不断加重,特别是脑血管硬化与心脏冠状动脉硬化,可使它们调节血流量的功能逐渐减弱或丧失,这时只有靠一定的血压才能维持适当的血流量。当血压过低时,血流缓慢,脑血管和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减少,造成供血、供氧不足。同时,血流变缓还容易引致栓塞,从而诱发中风或心肌梗死。
老人一旦得了低血压,采用中医治疗会有比较好的效果。中医认为,低血压多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伤正、失血耗气等有关。平时可多吃山药、苡仁、桂圆、荔枝、枸杞子、栗子、核桃、红枣、人参、黄芪等。在肉食中,要多吃瘦猪肉、羊肉及鸡肉、鸽子肉;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平时也应多吃一点,尤其是黄豆、黑豆、红豆等豆类食品,对控制血压有很大的好处。
另外,中医有些药物也可以起到升压的作用,老年人可适当采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人参6克、麦冬15克、五味子9克,水煎后服用,每日1剂,连服1周。
2. 肉桂、桂枝、甘草各10克,开水浸泡代茶饮,连服10—20天。
3. 黄精30克、党参3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此外,艾灸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