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黄疸—— Joundice 何谓黄疸? 一、定义?黄疸是指血清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皮肤、粘膜、巩膜的黄染。黄疸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一种症状和体症,多见于肝脏、胆系、胰腺的病变。?正常血液中胆红素浓度最高 17 umol/L , 17umol/L 至34 umol/L 称为隐性黄疸,大于34 umol/L 时可显示皮肤粘膜的黄染。?与胡萝卜素血症的区别二、胆红素的来源?正常人每日生成胆红素 250 mg-350mg , 血液中的胆红素 80%—85%来自循环中衰老的红细胞,由血红蛋白(每日 4-5 克)中的血色素转化而来。?20%—25%来自骨髓中的红细胞和肝脏中含血红素的蛋白质,如果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 P450 等。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分四部分进行生成摄取结合排泌三、胆红素的代谢( 1) ?从网状内皮系统释放出来的胆红素,与血液中的白蛋白结合成复和物,为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是脂溶性的,不能由肾赃排泄。?但对中枢神经系统由特殊的亲和力,可引起核黄疸。?非结合胆红素在肝血窦处脱去白蛋白, 经 Disse 间隙到肝细胞的微突进入肝细胞内,与胞质内的 Y、Z蛋白结合。?在肝细胞的内质网内,经葡萄糖醛酸移换酶的作用下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成为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为水溶性,能被肾小球滤过胆红素的代谢( 2) ?结合胆红素形成后随胆汁排入毛细胆管,经过胆道系统由肝内排至肝外,进入肠道。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还原为尿胆原,大部分随粪便排除,称粪胆原。?其中 10-15%尿胆原被肠道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再度排入胆系和肠道,称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仅小部分进入体循环,经肾赃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