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土地整治施工组织
技术标
目 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
第二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措施
本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应注意与其它工程施工的配合与衔接。如与田间道路工程施工就形成交叉作业,过水管涵的施工应与田间道路工程施工密切配合,避免二次开挖。渠道与新修道路伴行时,必须待道路路面施工完毕后,方可进行渠道两侧的衬砌及渠底砼的浇筑,避免道路工程压实时侧压对水利工程的破坏。农田水利工程应视整个工程进展情况有计划地进行。本工程农田水利工程为修建拦水坝;修建农渠、修建农灌排渠、整修农灌排渠、整修抬渠、修建斗渠;修建排水农沟、修建排水斗沟、跌水、等。
(1)土方开挖与回填
土方开挖顺序:测量放样→土方开挖→土方运至指定堆料场。对于其他零星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相关工程的进展情况穿插进行。
①测量放线
施工测量放线采用全站仪控制测量,根据设计坐标和标高把设计图纸上的布置尺寸控制施放到工作面上。
②土方开挖
沟槽开挖之前弄清与施工相关的地下情况、已建管道情况,沟槽以逆流方向进行开挖,使已铺设的下游管道先期投入使用,供后段工程的施工排水。根据施工设计图纸、现场地质情况及场地条件,沟槽采用人工与机械开挖相结合方式,单槽开挖,开挖深度H 的采用直槽开挖挡土板支撑,开挖深度H :。用机械开挖至槽底高程以上20cm 左右时,采用人工清槽,以保证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或超挖,认真控制槽底高程和宽度。当开挖到接近槽底深度时,应随时复核槽底标高,避免超挖。开挖的槽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先设法降低地下水位。沟槽开挖后应及时进行管道、沟渠、池槽等构件的基础施工,以免槽底土壤暴露过久,若出现超挖现象,则及时进行处理。施工期间应注意保护与开挖的沟槽附近的地上、地下设施。对于不明障碍物,应查明情况采取措施清除后才能施工。
③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用料应按监理单位指定地点选取,土方回填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密实度不应小于90%。分段、分片碾压时,相邻两个工作面碾迹的搭接宽度,~;垂直方向宜为3~5m。对机械碾压不到的死角,应以夯具进行夯实。以履带式拖拉机或拖拉机带碾磙作为压实机械,采用进退错距法压实工艺,碾迹套压宽度宜大于
lOcm:以铲运机、自卸汽车等作为压实机械时,可采用轮迹排压法工艺,轮套压宽度宜为3~5cm。采用人工硪夯和机械夯压实时,应采用连环套打法夯实,夯压夯1/3,行压行1/3,使平面上夯迹双向套压。分段、分片夯压时,夯迹搭接的宽度应不小于lOcm。土料的铺料与压实工序应连续进行,以防止土料被晒干,影响填土质量:对表面已风干的土层,应作洒水湿润处理。对已经检验合格的填筑层,如间隔时间较长,再在上面填筑新土时,应作表面刨毛或清除处理。
(2)砌石工程
①施工放样
主要对斗沟、管涵挡墙、跌水、渡槽等的轴线及高程进行控制,放样时保证沟、渠轴线符合设计要求,能对沟、渠的开挖高程进行控制。
②基槽开挖
根据土方开挖要求进行施工,需做隐蔽工程记录与签证。
③垫层施工
有反滤要求及渠底需进行浆砌的沟、渠需进行垫层施工。垫层或砂砾石混合垫层,铺设时按设汁要求进行施工,并做隐蔽工程记录与签证。
④砌石体施工基本要求
砌石体施工基本要求是:平整、稳定、密实、错缝。
平整;砌体的外露面应平顺和整齐,挡墙的同一层面应大致砌平。
稳定:石块的安砌必须自身稳定。
密实:砌体以35×35cm断面石,选型配砌。浆砌石保持一定间隙,水泥砂浆应填实饱满插捣密实。干砌石应相互卡紧。
错缝:同一层内相邻的和上下相邻的砌石均采用错缝法施工。
⑤砌石体的材料
砌石体的石料使用施工图纸规定或监理单位批准的石料。砌石材质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本工程施工的石料分为;块石、毛条石、清夹石及大卵石。
块石:要求上下两面平行且大致平整,无尖角薄边,块厚大于20cm。
毛条石:四棱八角基本成型,块高基本满足35cm和37cm。
清夹石:要求棱角分明,六面基本平整,,其长度宜大于50cm,块高分别为35cm、37cm。
⑥浆砌石体砌筑
,施工前有试验配合比,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且应有试验报告,砂浆采取在砌筑现场随机抽取的方法以检测其砂浆的强度。砌筑因故停顿,砂浆已超过初凝时间,。勾缝砂浆为M10,应按实有砌缝开槽勾平缝,勾缝密实,粘接牢固,墙面洁净。砌石体应采用辅浆法砌筑,砂浆必须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