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与证通一起走过的日子--- 证通二十年征文有感二十年,一个弱不禁风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娃娃长成一个棒小伙(或大姑娘),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证通电子已走过风风雨雨的二十年,从公司的各种宣传资料能看到它发展轨迹的只鳞片爪,由当初的几个人的小作坊成长为一家 ATM 界的上市公司。二十岁正是弱冠,风华正茂,对于一家公司何尝不是,这 20 年我没有全部走过,没法见证它的风雨和彩虹,但我来证通两年却经历了很多,看到证通电子在变革中前进,在前进中变革,看到很多可爱的人,看到很多感人的瞬间。 2011 年--- 精益生产推行篇 2011 年公司为了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引进精益生产的管理模式,而且聘请顾问公司主要针对制造二部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在这样的前提下 2011 年4 月我走进公司,成为一名证通人,满怀热情和希望,试图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面对二部如火如荼的活动,传统的大流水线变成一个一个的小拉线,效率提升 100% 以上,作为制造一名 IE 工程师,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在部门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试图和二部决一高下。因为一部和二部的机种没有可比性,所以不能照搬照抄,要走出一条适合一部产品的精益生产道路。首先是思想意识改革,经理、主管、工程师、组长各个都是讲师,于是大家通过培训,加深了理解,且管理水平整体不自觉的提高。其次看板揭示通过各种看板的制作, 7S 、效率、品质、成本交期等数据一清二楚,每天做的怎么样,员工心中有数,觉得自己不是在瞎忙。再次全员的改善。从每个动作中发现他的经济价值,让所有无用的动作无处遁形,员工多做有用功,既发挥了自己的价值,有在工作中找到了乐趣,因为自己的每一份付出都在为公司创造价值,我们也是公司的一份子。最后宣传造势,通过口口相传传达精益生产知识;在《证通人》杂志上传递部门的文化,传递改善的精神,传递部门的士气;通过文化走廊,让每个员工在休息之余也能感受自己的存在,一幅幅照片和一个个动人的笑容是对精益生产最好的宣传。大家从不接受到被迫去做,到最后自己想办法去做,甚至是创造条件去做,这种思想的进步是精益生产推行最大的成果。通过将近一年精益生产推行,不仅和部门领导配合的默契,更重要的是和班组长及产线结下了解不开的缘—时至今日走在路上见面不自觉的互相打招呼,这就是对证通精益生产效果最大的诠释—数字背后的温暖。 2012 年--- 成本递减项目艰难摸索篇 2012 年我调进了工程部,公司成本递减项目按部就班的展开了,我作为制造一部的对口 IE 工程师,生活掀开了新的一页。在刘经理的指导下,对制造一部改善定了方向,并且分阶段完成。第一步在 2011 年动作相对标准的情况,重新对 80% 的机种进行摸底,在蔡翔副经理的建议下,我们由以前测时 5 个数据全部改为 10 个数据,同事张鑫给予很大的帮助,确保在短时间内拿到了最原始最近接现实的工时数据,为下一步改善鉴定基础。第二步其实是第一步同步展开的,将所有“一”字拉更改为 cell 拉,进行革命性的变化,员工由坐下作业变为站立作业减少中间传递浪费,促进员工血液循环,实现 FQC 和 OQC 的无缝交接,减少中间在制品堆积。以上措施员工对“我们这些人”—整天所谓的只讲理论的人恨之入骨,恨不得吃我们的肉喝我们的血,不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间 3 个月的试行证明了 cell 拉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