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儿时看蚂蚁搬家、打架.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时看蚂蚁搬家、打架.doc

上传人:住儿 2022/6/12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时看蚂蚁搬家、打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儿时看蚂蚁搬家、打架
李成忠 解放前,家乡洪雅相沿成俗,儿童5岁才送学校启蒙。当时洪雅城没有幼儿园,也没有学前班,不满5岁的儿童只能在家里闲耍。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若有家人逗着玩,或有邻居小伙伴一起耍,时间还好混。但我的家人整天为生儿时看蚂蚁搬家、打架
李成忠 解放前,家乡洪雅相沿成俗,儿童5岁才送学校启蒙。当时洪雅城没有幼儿园,也没有学前班,不满5岁的儿童只能在家里闲耍。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若有家人逗着玩,或有邻居小伙伴一起耍,时间还好混。但我的家人整天为生计忙碌,无暇逗我玩,又没有邻居小伙伴一起打发时光,我独自玩耍实在没劲。不甘寂寞的我,找到了自娱自乐的好方法——看蚂蚁子搬家、打架。
洪雅民间称蚂蚁为蚂蚁子,那时,无论家中或野地,随处可见这种由头、腹、尾3部分组成,有两根触须和6条细腿的小精灵。我家天井旁的屋檐下,是观看蚂蚁子活动的最佳场地,那儿无论阴晴风雨都能见到蚂蚁,而且地方僻静,不受人干扰。
常在我家屋檐下活动的蚂蚁有两种:一为黄蚂蚁,一为黑蚂蚁。黄蚂蚁个头小,负责搬运的工蚁只有米粒那样大,负责打仗的兵蚁体型要大一倍左右。黑蚂蚁个头大,体型要比黄蚂蚁大一倍以上。黄、黑蚂蚁平时互不相扰,但在争抢食物时,就会发生恶战。
夏季下暴雨前,天气闷热,低洼巢穴里的蚂蚁常常倾巢出动,搬迁到较高地方居住,以免遭水淹。只要在屋檐下发现蚂蚁搬家的队伍,我就会蹲在旁边,饶有兴趣地观看。蹲累了就趴在凉爽的雅石地板上,两肘支地,两手托腮,目不转睛地看半天,看得津津有味。
蚂蚁搬家阵容庞大,常以体型粗壮、生性强悍的兵蚁开道,后面紧跟搬运食物和蚁卵的工蚁,几路纵队齐头并进。工蚁队伍的两侧也有兵蚁保护;队伍中还时而夹杂着一些平时难以见到的体型与兵蚁相似,却长有翅膀的蚂蚁。当时不明白,为什么大多数蚂蚁没翅膀,少数蚂蚁却有翅膀?直到读初中上生物课时才知道,蚁后繁殖的大量后代中,会有少量长翅膀的有生殖能力的雄蚁和雌蚁,它们中的一部分会离开原来的巢穴,雄蚁交配不久后死亡,留下“遗孀”雌蚁孤独生活,雌蚁交配后翅膀脱落,另找适宜的场所筑巢,开启新的生活。
老巢里要搬运的东西太多,必须往返多次才能搬运完毕,所以搬家蚂蚁队伍通常是由一来一往两路大军组成:奔新巢的工蚁全部负重在身,不是嘴里含着白色蚁卵,就是叼着食物匆匆行走;而返回老巢的蚂蚁,全部轻装急行。来回两路蚂蚁大军,如两条出山溪流,奔腾不息,滚滚向前,煞是壮观……有时看的时间久了,我竟趴在凉爽的雅石地板上睡着了。
蚂蚁不搬家时,如果想看大队蚂蚁活动,只要将几只苍蝇或蚱蜢尸体作诱饵,放在有蚂蚁经过的地方,就能招来搬运食物的蚂蚁队伍。我常常边放诱饵边唱儿歌:“蚂蚁子,歇下气,抬个苍蝇(蚱蜢)打牙祭。”
最先发现诱饵的蚂蚁,会通过头上的触须,很快将信息传送给同类,或奔回蚁穴报信。看到这种情景,我便乐呵呵地唱着儿歌,催促蚂蚁回巢报信:“蚂蚁子,别贪耍,报信回来吃朒朒(读音‘嘎嘎’,川西方言,儿童对肉的称呼)。叫兵来,叫官来,一起来把苍蝇(蚱蜢)抬。”在我幼小的心目中,体型细小的工蚁是“兵”,体型粗大的兵蚁是“官”。
得到信息的蚂蚁,会以最快的速度奔向诱饵,并根据食物的大小和重量来部署兵力。一只死苍蝇只需几只蚂蚁搬运;一只死蚱蜢则需几十甚至更多蚂蚁搬运。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