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doc

上传人:小舍儿 2022/6/12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6-2520-01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生长发育中的小儿因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够成熟,小儿肠管相对较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肠壁薄,黏膜富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6-2520-01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生长发育中的小儿因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够成熟,小儿肠管相对较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肠壁薄,黏膜富于血管,通透性、吸收率高,肝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肾小球过滤率低,排泄功能差等原因,导致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较成年人更为敏感。

1 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

药物在组织内的分布因年龄而异:如巴比妥类、吗啡、四环素在幼儿脑浓度明显高于年长儿。
小儿对药物的反应因年龄而异:吗啡对新生儿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年长儿,***使血压升高的作用在未成熟儿却低得多。
肝脏解毒功能不足:特别是新生和早产儿,肝脏系统发育不成熟,对某些药物的代谢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延长,增加了药物的血浓度和毒性作用。
肾脏排泄功能不足: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的肾功能不成熟,药物及其分解产物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延长,增加了药物的不良作用。
先天遗传因素:要考虑家族中有遗传病史的患儿对某些药物的先天性异常反应,对家族中有药物过敏史者要慎用某些药物。

2 小儿药物的选择

抗生素:小儿易患感染性疾病,故常用抗生素等抗感染药物。对个体而言,除抗生素本身的不良作用外,过量使用抗生素还容易引起肠道菌失衡,使体内微生态紊乱,引起真菌或耐药菌感染;临床应用某些抗生素时必须注意其不良作用,如肾毒性对造血功能的抑制作用等。
肾上腺皮质激素:短疗程常用于过敏性疾病、重症感染性疾病等;长疗程则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哮喘、某些皮肤病则提倡局部用药。在使用中必须重视其不良反应:(1)短期大量使用可掩盖病情,故诊断未明确时一般不用;(2)较长时间使用可抑制骨骼生长,影响水、盐、蛋白质、脂肪代谢,也可引起血压增高和库兴综合征;(3)长期使用除以上不良反应以外,尚可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可降低免疫力,使病灶扩散。(4)水痘患儿禁用激素,以防加重病情。
退热药:一般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剂量不宜过大,可反复使用。
镇静、止惊药:在患儿高热、烦躁不安、剧咳不止等情况下考虑给予镇静药。发生惊厥时可用苯巴比妥、水合***醛、***等镇静止惊药。婴儿不宜使用阿司匹林,以免发生Reye综合征。
镇咳、止喘药:婴幼儿一般不用镇咳药,多用祛痰药口服或雾化吸入,使分泌物稀释、易于咳出。哮喘病儿提倡局部吸入?茁2受体激动剂,必要时也可用茶碱类,但新生儿、小婴儿应慎用。
止泻药与泻药:对腹泻患儿不主张用止泻药,除用口服补液疗法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外,可单独使用保护肠黏膜的药物,或辅以含双歧杆菌或乳酸杆菌的制剂以调节肠道的微生态环境。小儿便秘一般不用泻药,多采用调整饮食和松软大便的通便法。
新生儿、早产儿用药:幼小婴儿的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