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1
文档名称:

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1,626KB   页数:20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7/5/6 文件大小:1.5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太平寨中心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设计 1 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六年级一班有学生 47人。从前几年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两个班的大多数学生的学****积极性较高, 能主动探索知识,基本能按时完成课堂内外的作业,但是有个别学生的学********惯不是很好,特别有几个后进生的自觉性不是很高,不能按时完成课堂内外的作业,学****主动性不强,自觉性差,书写较差,听讲不专心,对学****数学缺乏兴趣。今后要多关注后进生的学****情况, 让所有学生能做到互相学****互相帮助, 做到优生带差生, 由于本学年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希望他们都能以较优异的成绩告别母校。二、奋斗目标根据以上情况,我确定本学期的奋斗目标为: 1 .改变少数学生学****被动、不爱写作业的****惯。 2. 继续培养学生的好****惯, 如主动完成作业的好****惯, 认真改错的****惯, 预****的****惯, 主动探索新知的****惯,质疑的****惯,合作的****惯等。 3 .培养优秀学生,转化学困生。 4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三、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安排八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1 .数与代数(共 3 个单元)第 2 单元—比和比例。第 3 单元—百分数。第 5 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2. 空间与图形(共3 个单元)。第1 单元—圆和扇形。第4 单元—比例尺。第6 单元—圆的周长和面积。 3 .统计与概率( 1 个单元) 。第 7 单元—统计。 4 .综合应用(共 5 个活动) 。测量旗杆高度—结合“比和比例”单元设计、卧室设计—结合“比例尺”单元设计, 学会理财—结合“百分数的应用”单元设计, 学会购物--- 结合“百分数的应用”单元设计, 喜欢数学情况的调查----- 结合“统计”单元设计。四、教学目标太平寨中心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设计 2 1 .理解百分数、比例尺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 2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利用比例尺解答实际问题。 3 .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圆和扇形设计简单的图案。 6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0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五、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 .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2 .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 3 .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4. 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 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六、方法措施 1 .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1 )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数学。太平寨中心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设计 3 (2 )选择真实的数据作为课程资源,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3 )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4 )通过真实的数据和现实问题,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 .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1 )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体会数学学****的价值。(2 )加强数学与现实问题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3 )在“综合应用”中,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3 .重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1 )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自主建构数学。(2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自主建构数学模型。 4 .在操作和体会中学****数学(1 )在动手“做”的活动中,理解数学,形成相关技能。(2 )在动手“做”的活动中,体会图形的相似,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 )在动手“做”的活动中,自主建构数学,获得数学探索的经验和方法。 5 .重视统计观念的培养统计观念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重要的数学素养。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理、用数据描述信息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