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古代汉语讲义
大学本、专科
一年
绪论、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音韵学、诗词格律、修辞学、标点、翻译、训诂学
杨小平
古代汉语纲要
古代汉语纲要
Ⅰ课程性质和教学格式;
5、律 的拗句与拗救;
6、了解 、 牌、
7、了解 的平仄、 的押韵。
部分重点掌握 律。
?
?
?
?
?
?
七、古书注释部分
1、古书注释的类型:传注体、义疏体、集解体;
2、古书注释的内容:注音、释义、释事、校勘、句读、评论;
3、词语的训释方法:形训、义训、音训、递训、互训;
4、语词的训释术语:曰、为、谓、貌、犹、言、犹言、为言。
该部分要求一般掌握。
八、古文阅读部分
?
?
?
1、精读文言散文和韵文三十篇;
2、精读篇目要熟读、背诵;
3、泛读文言散文和韵文若干篇。
?
?
?
?
?
该部分的重点要求是 ,掌握每篇精读散文的字义、词义、句子结构和句意。
九、古书句读部分
1、掌握古书句读的有关知识;
2、能够运用现代标点符号正确地标点一般文言文。
该部分的重点要求是,要正确标点出必须进行标点的地方,并以句末标点为重点。
十、古文今译部分
?
?
?
1、掌握一般文言散文今译的有关知识;
2、能够将一般文言文的句子、段落乃至篇章译成现代汉语。
该部分的要求是,理解准确,语句通顺。
十一、工具书使用部分
?
?
?
?
?
?
1、了解常用古代汉语工具书的编排体例并掌握其检字法;
2、会使用下列辞书中的一种:
《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康熙字典》
该部分重点要求:
1、熟练地掌握一种辞书或者字书的检字法;
2、做到准确地检字、定音、选义。
Ⅳ要求
一、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课的基础知识。
二、能够运用古代汉语课所学的知识正确地分析说明一般文言文中同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等有关的语言现象。
三、能够通过古代汉语知识的应用,正确地理解一般文言文
四、本课程的考核,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占百分之三十左右。简单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复杂的综合应用能力, 即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和阅读古书的能力占百分之七十。
古代汉语及学习意义
?
?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顾名思义,古代汉语是古代(五四运动以前)汉族人民群众使用的语言。它包括古代人
民群众使用的口语与书面语。其中,古代人民群众使用的口语,现在已经无从听到,但是我们
可以借助古代流传下来的书面语来了解古代口语的
(二)、古代汉语的分期:
语言史的分期一般不能以社会的发展、王朝的更替为依据,因为二者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一般认为古代汉语可以分为:
1、远古汉语(或前期上古汉语):殷商时期;
2、上古汉语:周秦两汉;
3、中古汉语:魏晋到隋唐、五代;
4、近古汉语:宋元到鸦片战争;
5、前期现代汉语: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三)、古代汉语的学习内容:
古代汉语的书面语包括两个系统: 一是文言, 它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二是古白话, 它是六朝以后在古代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对象只是文言,因为文言同现代汉语的差异更大,掌握了文言,
阅读古白话就比较容易了。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同时它也是一门培养古书阅读能力的工具
(二)、古代汉语学习的意义:
1、古文教学的需要。古文教学需要老师具有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才能对注释加以解释、
补充和订正。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一句: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在教学中, “不毛 ” 往往被讲成 “不生草木 ”,而说西南地区不生草木是不符合当时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的。《公羊传》: “锡之不毛之地。 ”何休注: “不生五谷曰不毛。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毛
苗古同音。苗亦曰毛,如不毛之地是。 ”由此看来, “不毛 ”应该讲成 “不长庄稼 ”。
2、古籍阅读和整理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