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提升理念探求校本培训新模式许家沟乡中心学校当我们走进充满挑战、竞争与机遇并存的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们每一个学校的每一个教师都在思考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让学校可持续发展?在实践、困惑、探索与思考中,“校本研修”走进了我们的教学生活。一、我乡教师队伍素质现状: 一是师资力量薄弱。现缺编教师 32 名。二是我乡地处偏僻,每年都有数名业务精练的教师调出。三是教师队伍老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明显不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了教师素质偏低。因此搞好校本研修,提高教师素质,势在必行。二、校本研修具体目标 1 、培养骨干教师,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2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创新力强的新型教师队伍。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我乡校本研修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培、探、练、研、课、带、考”相结合。(一)、“培”: 培训。在县进修学校集中培训、教研培训的基础上, 重点进行校本培训。以远程培训为依托, 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 以全员培训为目标,坚持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培训与实践反思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培训工作。利用节假日许家沟乡校本研修经验材料和校本研修时间观看优秀教学案例光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展校本研修工作。近三年来,我乡共聘请市县专家做报告和评课 18次, 与市自由路小学和幸福路中学结成联谊校, 通过相互听课评课,教师们感受颇深。认识到只有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堂行为彻底转变了,新课改才能成功。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二)、“探”:分学科专题探讨近几年来,乡中心校根据本乡教师的特点和学科的特点,以学区、中学为单位建立了七个校本研修阵地,对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小学语文、数学共七个学科进行了专题探讨。每个学校承办 1—2 个学科的专题探讨, 探讨内容为本校区一年来遇到的共性困惑进行再次展现、分析和探讨交流,达到共同提高。同时利用假期对小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三年来,我乡共举办专题讲座 38 次。(三)、“练”:分梯度岗位训练我们根据教师的工作经验、年龄特征、个别差异、教育教学程度将教师分成不同梯度的小组,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具体做法: 按照" 梯度推进、分类指导" 的标准把教师分成三个梯次:第一个梯次是教龄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侧重进行教育教学理念的形成,实践能力提高的培训,要求上好两节达标课。第二个梯次是教龄满三年以上的教师,重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课堂教学的创新,要求此梯次的教师上好两节优质课。第三个梯次是学校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向科研型教师发展,率先进入学习型社会。要求这一梯次教师每人都要承担教改课题,并结合自己科研课题在每学期末和学年末写出阶段性总结及反思,每学期上好一节公开课。(四)、“研”: 全员性大面积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以学校为主阵地,采取自学和集中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校本研修时间,以教师“自修一反思”为基本研修模式,以教师互教互帮互学为基本形式,。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过程为思考对象, 进行认真反思, 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通过互动研修,相互评判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 进行审视分析, 再学习, 再实践, 再评判,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整个研修过程以《教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