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肝内胆管结石护理查房——马丽娟护士长:今天我们查房的内容是关于 34 床任高宪,共同深入学时护理工作中有哪些是我们应该着重观察和护理的, 有哪些是我们平时工作重不了解的, 没有做到的, 学习后希望能加深印象, 使我们的护理工作更加完善。现在我们先请马丽娟介绍病员的病史。马丽娟: 患者任高宪,男, 70岁,因“反复右上腹不适 36年, 加重 5天”于 2012 年 11月 28日8 时入院,步入病房,腹软,中上腹压痛,查体: ℃,P70 次/分, R20 次/分, BP121 / 68mmHg 。B 超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MRCP 示:梗阻性肝内外胆管扩张;左肝管结石并胆囊炎;胆囊结石。既往有糖尿病史。于 2012 年 12月3 日行肝左外叶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 胆道探查术。术毕回病房, 胃管、T管、血浆引流管、尿管均引流通畅。处理: 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指脉氧监测,头孢米诺抗感染治疗,复方二氯醋酸二乙丙氨保肝,血凝酶止血, 应用胰岛素有效控制血糖, 手术后第一日给予喘可治平喘, 预防肺部感染。请谢昕老师讲一下什么是肝内胆管结石及它的病理生理。谢昕: 肝内胆管结石(calculusofintraheoaticduct,hepatolith )是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 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枝胆管内的结石。它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肝外胆管结石并存。一般为胆红素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常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不仅是常见病, 更重要的是由此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病理生理左右肝管汇合形成肝总管。右肝内胆管分为右前叶肝管、右后叶肝管; 左肝内胆管分为左内叶肝管及左外叶肝管。肝内胆管结石易发生于左肝管起始部, 肝管狭窄伴管腔扩张、堆积结石。还多见于右前、后肝管汇合成右肝管开口处,胆管结石堆积。肝内胆管结石几乎全是胆红素钙石, 由胆红素、胆固醇、脂肪酸与钙组成。可为双侧肝内胆管结石,也可限于左肝或右肝,左肝内胆管结石较右肝多见。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胆管狭窄、扩张并存,因此有胆汁的滞留。狭窄于两侧肝管均可见到, 以左侧多见,也可见于肝门左、右肝管汇合部。少数病例仅有肝内胆管结石并无胆管狭窄。马丽娟:谢老师给我们大家讲解的比较完善,下面请李碧英老师给我们讲解发病机制。李碧英: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原因与胆道的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及胆汁滞留有关。感染是导致结石形成的首要因素,感染的原因常见原因胆道是寄生虫感染和复发性胆管炎, 感染细菌主要是来源于肠道, 常见的细菌是大肠杆菌及厌氧菌。大肠菌属和一些厌氧菌感染时产生的 B- 葡萄糖醛酸苷酶和在胆道感染时产生内生性葡萄糖醛酸苷酶,能使结合型胆红素水解生成游离胆红素而沉着。胆汁滞留是肝内胆管结石形成必要条件, 只有在胆汁滞留的条件下, 胆汁中的成分才能沉积并形成结石。引起胆汁滞留有胆道炎性狭窄和胆道畸形;在梗阻的远端胆管内压力升高,胆管扩张,胆流缓慢,有利于结石的形成。此外, 胆汁中的粘蛋白、酸性粘多糖、免疫球蛋白等大分子物质, 炎性渗出物, 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寄生虫、胆汁中的金属离子等,均参与结石的形成。马丽娟:请李莉老师讲一下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特点。李莉: 1 、发病年龄普遍为 30-50 岁,但如今很多 20 多岁的人很会患此病; 2、上腹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