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文档名称:

《微观经济学》授课提纲及课堂笔记.doc

格式:doc   大小:345KB   页数:6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微观经济学》授课提纲及课堂笔记.doc

上传人:独角戏 2022/6/12 文件大小:3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微观经济学》授课提纲及课堂笔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微观经济学》详细授课提纲 主讲教师:刘成璧
(大纲中注明教材页码如有括号为第八版;如无括号且字体小一号为第五版。)


《微观经 主讲教师:刘成璧
(大纲中注明教材页码如有括号为第八版;如无括号且字体小一号为第五版。)
三、比较优势原理的应用
1、人与人之间的交换活动
对每一个人提出如下问题:你有什么资源与人交换?你有什么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学习专业知识就是在培养自己的一种比较优势。
2、地域之间的交换活动
用比较优势原理,审视某一地域的建设格局。显然会明白许多问题。作为一级政府,什么都想发展并不合理,甚至可能造成资源巨大破环。
3、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
甲、乙两国都能生产汽车和粮食,但甲国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低,乙国汽车生产的机会成本低。因此,通过国际贸易发挥比较优势对双方都有利。可见国际贸易不能仅用互通有无来解释。

第三节 经济学的一般轮廓
一、经济学的“姊妹篇” (见教材P 2)P 10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一对“姊妹篇”: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1、微观:研究个量 ── 是关于“树木”的问题,或怎么合理配置资源。它关系到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规律。
2、宏观:研究总量 ── 是关于“森林”的问题,或怎么充分利用资源。它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规律。
二、经济学的两种研究方法 (见教材P10~11)P11~12
1、实证的表述称为:实证经济学
描述和预测经济现象。在解释经济运行时,从客观事实本身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
《微观经济学》详细授课提纲 主讲教师:刘成璧
(大纲中注明教材页码如有括号为第八版;如无括号且字体小一号为第五版。)
“是什么”和“为什么”,并借以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好、坏、善、恶的评价。(简括为:观察、建模、检验)
2、规范的表述称为:规范经济学
对经济现象进行价值判断。提出行为标准做出“应当”与“不应当”的评价,阐述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标准。
第四节 对微观经济学的初步了解
一、微观经济学定义及分析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行为和相关的经济变量的决定,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理论。微观经济学也要研究政府对微观决策的影响问题。()
1、对象:单个经济单位分为两大类:居民户和厂商(或曰家庭和企业)。
2、经济行为:居民户的消费行为,主要指消费决策;厂商的生产行为,主要指生产决策。
3、经济变量的决定: 与消费者决策行为有关的变量有: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商品的购买价格;生产者决策有关的变量有:成本、产量、收益、售价等等。
4、目标: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实现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最终使社会的有限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5、当市场失灵时需要政府的干预以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围绕上述概念,微观经济学包括以下主要理论:
1、市场如何运行──均衡价格理论(见教材第3~6章)第4 ~7章
研究产品或商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了价格;以及价格反过来对二者的调节。
《微观经济学》详细授课提纲 主讲教师:刘成璧
(大纲中注明教材页码如有括号为第八版;如无括号且字体小一号为第五版。)
2、家庭选择──消费者行为理论(见教材第7~8章)第8 ~9章
研究消费者在收入既定的前提下,消费行为中的“需求”与“效用”,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3、企业选择──生产理论(见教材第9~10章)第10 ~11章
研究生产者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如何组合要素,掌握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以期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4、市场结构──厂商均衡理论(见教材第11~13章)第12 ~14章
研究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厂商如何做出生产和价格方面的决策,以保证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
5、资源市场──分配理论(见教材第17~18章)第15 ~17章
研究生产要素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决定其价格,即成为不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