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农信社抵债资产处置风险不容忽视
朱思爽 农村信用社改革目前已进入央行票据兑付阶段。真实地反映农村信用社的资产状况和盈利水平,是保证央行票据顺利兑付的前提。目前,从一些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看,在抵债资产管理和处置过程中存在着账务处农信社抵债资产处置风险不容忽视
朱思爽 农村信用社改革目前已进入央行票据兑付阶段。真实地反映农村信用社的资产状况和盈利水平,是保证央行票据顺利兑付的前提。目前,从一些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看,在抵债资产管理和处置过程中存在着账务处理不规范?抵债资产账实不符?实际价值严重低于账面价值的情况,抵债资产处置过程困难,变现损失严重,暗藏的风险不容忽视。
截至2006年7月31日,某省现有抵贷资产41601件,,,,%,其主要特点:
(1)数额大。,占不良贷款总额的11%,%。
(2)时间长。从1990年以后至2006年接收的抵债资产已历时17年之久。,占7%;,%;,%;,%。
(3)损失大。,%。从接收的类别看,收回的汽车及配件损失率最高,%,%%,%。从损失的时间来看,主要集中在1997年至2001年,%,%。从损失的对象来看,主要是乡镇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户,分别占损失的33%%。
(1)接收时“两动”。一是外部有限资产推动,不收白不收。贷户濒临破产或已破产,无现金资产,如果不接受资产,贷款将全部损失,信用社迫不得已接受。二是内部利益驱动,通过接受抵债资产,可以完成清收盘活任务,在账面上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并因此获得绩效工资。
(2)管理时“两不”。一是责任人约束不力。因抵债资产尚未处置,损失无法准确量化,对原贷款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不力;管理人员因管理不善造成抵债资产遗失?毁损?贬值的,没有进行责任追究。二是考核管理不严。对抵债资产的处置没有下任务,对处置时间?处置价格?贬值率等没有作硬性的规定。
(3)处置时“两不想”。一是损失不想摊。处理抵债资产因折价造成的损失,按规定要计入当期成本,这必然会降低利润,减少绩效工资,信用社不愿摊销损失,所以不想处置抵债资产。二是责任不想担。因处理抵债而造成的贷款损失,按规定要追究贷款责任人的责任。如不处理,责任人可以暂时逃避责任追究,所以相关责任人也不想处置抵债资产。
(1)心存疑虑。不少信用社只重存贷款业务的发展和压缩不良贷款,忽视抵债资产的管理和处置,没有专门部门负责抵债资产的管理,对抵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