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中古诗:《山中杂诗》
山中杂诗
南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初中古诗:《山中杂诗》
山中杂诗
南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
晖的夕阳。
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
出来。
注释
山际:山边;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烟:指山里面的雾气。
竹中:竹林丛中。
窥(kuī):从缝隙中看。
檐(yán):房檐。
这句是说山上的房屋地势很高,所以云从窗户里面穿进穿出。
鉴赏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体现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俨然是
一幅绝妙的写生画。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用的就是这种格调。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
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从窗里飘出来。作者的幽居荡尽了人间的
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全诗不过短短四句,
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
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
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
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
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开头两句说,但见阵阵烟雾从山与山的交接处飘来,又见太阳在
竹丛后逐步落下。“来”、“落”两字写出了动态。“见”、“窥”
两字用得很恰当:烟来则举目可见;日落则是透过竹子间的空隙所见,
所以用“窥”字。“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
写之景仅仅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三、四句说,鸟儿向
着屋檐上飞翔,白云从窗户里轻轻流出。这两句都使人想到山中屋宇
所处地势的高峻。尤其是后一句:云本不可能生于屋内,但因屋宇处
于白云缭绕之中,云气从屋后、屋侧飘过,所以看起来就像从窗中飞
出。“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有。而且在写景中已
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诗写得十分精炼。四句写出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