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doc

上传人:司棋 2022/6/1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
赵天宇 [摘 要]利率风险始终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更加突出,传统的利率风险管理主要是采用久期模型的缺口分析方法进行,尽管经过修订的久期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务中较为实用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则是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内的各种项目和结构,使暴露于利率风险中的资产和负债的缺口发生改变,达到控制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的目的。资产负债管理主要包括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和存续期缺口管理。
2. 表外方法。主要是指针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头寸的暂时保值以及针对个别风险较大或难以纳入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衡量体系的某一项(类)资产或负债业务,往往通过金融衍生工具等表外科目的安排来对其进行“套期保值”。具体来说,银行可以根据“缺口”的现金流特点或具体金融资产负债的现金流特点来选择不同的衍生工具实现套期保值和对冲,以规避利率风险,通常也称为金融工程方法。银行用于对冲和管理利率风险的衍生工具主要是利率衍生工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如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以及利率互换等,力图消除所有的不确定性,从而确保一个特定的结果;另一类主要是期权类工具,如利率上限期权、利率下限期权等,消除了可能发生的利率的不利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又可以从可能发生的利率的有利变动中获利,但要以一定的期权费为代价。

三、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办法

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化,利率风险日益凸现,市场对于利率衍生品的需求日益强烈。当前债券市场急需推出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目前在没有利率衍生产品的情况下,国内机构投资者管理利率风险的常用措施有:资产与负债相匹配;减持长期债将债券资产的久期调整为中短期;调整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的比例,加大浮动利率债的比重;不再买入长期固定债券;或者由管理层出面,通过回收低利率债、人为提高发行利率等措施施救。但是,上述措施都无法顺利地、富有效率的管理利率风险。以商业银行为例,由于其负债以5年期以下为主,因此很难通过资产与负债的匹配,来对冲长期债的利率风险。加大浮动利率债的比例,一方面浮动利率债券很难与负债匹配,另一方面,浮动利率债近期发行少,无法满足庞大的风险管理的需求。出售现有的长债,一方面面临即期较大亏损;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流动性不佳,大规模长期债根本无法顺利出售。不买入长期固定债券,一方面影响积极财政政策的顺利实施,不利于宏观经济发展的整体大局;另一方面,对于急需寻求出路的巨大银行存差来说,这也不太现实。最后,依靠管理层施救,这种非市场化的手段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容易留下后遗症,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根据国外成功经验,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主要有: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互换、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利率衍生产品。这些工具最基本的功能在于对未来利率的波动进行保险。即:通过事先将利率波动的风险锁定在投资者可以承受的区间内,或者利用该类工具与对应基础工具的套做起到套期保值的作用。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主要用于管理短期利率波动的风险;而利率互换、利率期权主要用于管理长期限利率波动的风险。利率衍生产品之所以能成为有效地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在于低廉的成本、大容量的市场、强大的市场流动性以及较高的可信度。

四、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