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短期留置导尿患者泌尿道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相关证据: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护理技术之一,属有创操作项目,而伴随性尿路感染则是一种常见的留置导尿并发症。
在西方国家,尿路感染居各部位医院感染之首,占30%~50%。在国内医院感染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其中有80%的院内泌尿系感染与导尿有关。
所以,如何预防医院泌尿系感染已引起众多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并取得了新的进展。
感染因素:
患者本身因素:老年患者、生活无法自理、长期住院、久病卧床,未能保持外阴的清洁,均可引起尿路感染,尤其发生在女性病人中。
细菌直接种植于膀胱:导尿过程中未彻底消毒或消毒后再次污染的带菌导尿管插入膀胱,可使细菌直接种植于膀胱,造成感染。
感染因素:
腔内感染:
留置导尿在解决患者尿潴留等问题的同时也增加了细菌侵入及增殖的潜在危险性,病原菌可通过集尿系统、集尿袋与膀胱冲洗液等腔内途径逆行感染。
频繁更换集尿袋,使集尿系统密闭性遭到破坏,细菌即可经管腔进入膀胱引起菌尿。
开放式集尿袋若不注意无菌操作,也可将细菌带入腔内,发生菌尿。
感染因素:
腔外感染:
腔外感染是留置导尿患者泌尿道感染的主要途径。
主要环节是细菌在尿道口的污染和定植。
大小便及分泌物的污染均可能污染尿道口及导尿管。
细菌生物膜包裹导尿管,通过特殊的耐药机制和缓慢释放引起患者泌尿系及全身感染,同时阻碍了抗生素的作用。
(细菌生物膜(BBF)是指与单个分散的浮游状态细菌相区别的一种独特的细菌生存形式。据调查,医用导尿管表面常常会形成细菌生物膜,如不予以特殊处理,1周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中,10%~50%的人会受到BBF的侵害。一个月后,受感染的人将达100% )
评估:
评估患者全身及会阴部状况:
对留置导尿患者应全面评估其身体及会阴部状况。
重点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会阴清洁状况。
评估:
评估患者尿液:
尿液的评估是确定患者是否发生菌尿和泌尿道感染的必需途径。
可通过观察尿液外观、进行尿沉渣镜检、尿培养等方式获得资料。
持续地监测,对于及时了解泌尿道感染的发生和采取积极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确定泌尿道感染的具体菌种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还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
评估:
评估留置导尿系统:
为明确病原菌入侵的门户,还应对留置导尿的整套装置进行评估,为预防感染提供有针对性的措施。
研究表明应选用硅胶尿管:橡胶导尿管发生尿道炎者占22%,而硅胶管仅为2%。硅胶对粘膜刺激及反应小,更适用于保留尿管者使用。现在还有研制包银导管,即在导管上包一层银合金或氧化银,因银有广谱抑菌作用。但从成本效益分析目前尚无进一步研究。
评估:
评估留置导尿系统
同时,留置导尿者应选用封闭式导尿系统,以减少细菌的污染,较好的预防菌尿的发生。尿袋与引流管不要轻易分开;更换集尿袋时,先消毒后分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对使用膀胱冲洗者,还应评估膀胱冲洗液的种类。没有证据表明膀胱冲洗可将泌尿道感染/菌尿症降至最低限度。目前提倡生理性膀胱冲洗,即鼓励病人多饮水,增加尿量,以达到稀释尿液、冲洗膀胱的作用。
研究表明:一次性导尿包的感染机会小于经供应室配送的导尿包.
短期留置导尿患者泌尿道感染的治疗:
留置导尿不仅破坏了尿道的正常生理环境,也破坏了膀胱对细菌的机械防御,从而削弱了尿道黏膜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
一旦发生感染,应立即拔除尿管或更换新的导尿管系统,并给予及时治疗。
研究发现:留置尿管所致的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最常见,其次为白色念珠菌、粪肠球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