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 0 - / 239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三级综合医院
评审标准及评审细则
(2011年11月山东省卫生厅版)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
青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C】
“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
“120”急救人员、病房间有严格的交接制度、规范患者转接及工作记录。
门急诊部
护理部
【B】符合“C”,并
、多科室的协调机制,保障多发伤、复合伤、疑难病例的抢救治疗。
”病情分级和危急重症优先的诊治的相关规定,保证急诊手术流程畅通,并有妥善处理如下患者的工作流程:
1)特殊人群:“三无”人员、可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者。
2)特殊病种:严重创伤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及脑血管意外等。
3)群体性(3人以上)伤、病、中毒等情况。
【A】符合“B”,并
主管职能部门对急诊绿色通道实施情况定期督导检查、持续改进急诊抢救工作。
、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性社会活动。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责任部门
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性社会活动。
【C】
。
。
,全院各处设有醒目统一的禁烟标志。
门急诊部
医务处
科教部
护理部
团委
宣传处
后勤保障部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 5 - / 239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B】符合“C”,并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对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咨询等公益性活动有定期效果评价,持续改进。
【A】符合“B”,并
医院达到无烟医院标准。
第二章医院服务
三、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急诊科建设及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人力资源、设备、设施配备满足急诊绿色通道要求,实行7×24小时服务。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责任部门
急诊科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C】
、急诊护士配置满足急诊工作需要。
、急诊护士经过急诊专业训练,掌握危急重症抢救技能,具备独立抢救工作能力。
门急诊部
医务处
护理部
【B】符合“C”,并
医护人员定期技能再培训,不断提高急诊抢救水平。
【A】符合“B”,并
有急诊医护人员培训考核机制。
、分诊,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重点)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责任部门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 7 - / 239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加强急诊检诊、分诊,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重点)
【C】
,分针工作,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急危重症患者实行“先抢救、后付费”。
,保障危急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保障患者优先收住入院,制定急诊科及120急救中心、基层医疗机构急诊患者转接流程,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治疗,保持绿色通道畅通。
门急诊部
护理部
信息管理部
【B】符合“C”,并
急诊抢救登记完善,病历资料完整,入院、转诊、转科有病情交接。
、分诊,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重点)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责任部门
加强急诊检诊、分诊,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重点)
【A】符合“B”,并
有急诊信息网络支持系统,有急诊及院前急救、急诊及院内各相关科室、急诊及卫生行政部门的信息对接,急诊科能够在患者送达前获取急救中心转送或基层医疗机构转诊患者信息,院内相关各科室在患者收住入院前获取病历资料,提高效率。
门急诊部
护理部
信息管理部
建立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及规范。(
【C】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