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深基坑监测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68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深基坑监测方案.docx

上传人:泰山小桥流水 2022/6/13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深基坑监测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一、
二、
三、基坑侧壁平安等级区分1
四、
五、
六、
七、法
采用独立高程系统,在远离基坑的稳定地区选设置两组牢固水平点:SJ01高程为
米,SJ02高程为米,SJ03高程为米,SJ04高程为米。SJ01、SJ02、SJ03、SJ04即为本工程变形监测的高程基准点,各监测点的高程是经过高程基准点形成的一条Ⅱ等水平闭合线路,由线路中的工作点来测定各监测点高程,各监测点的初始值取三次察看平均值。
测量中的有关技术指标

测点中误差
每站高差中误差
往返较差附合
检测已测
使用仪器

〔mm〕
〔mm〕
或环线闭合差
高差较差

±
±
±√n
±√n
NA2+GPM3

水平仪
注:n为测段的测站数
水平位移测量
⑴采用轴线投影法:
在某条测线两头远处各选定一个稳定基准点A、B,经纬仪架设于A点,定向B点,
那么A、B连线为一条基准线。观察时,在该观察边上的各测点设置觇板,由经纬仪在觇
板上读取各监测点至A、B基准线的垂直E,各监测点初始值E均为取两次平均值。“+〞表示正向基地位移,“-〞表示背向基地位移,本次观察值与前次观察值之差为本次位移
量,本次观察值与原始观察值之差为累计位移量。“+〞表示朝向基地位移,“-〞表示背向基地位移。
⑵采用坐标法:
关于无法采用轴线投影法观察的测点,采用坐标法观察。用全站仪架设于稳定基准点,观察测点坐标,取三次平均值作为初始值。本次观察值减去前一次的观察值为本次观察值位移值,本次观察值减去原始观察值为累计位移值。
观察点的精度要求及使用仪器
测点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mm〕
使用仪器
〔″〕
经纬仪
±
全站仪
水平点的设置要求①控制点必须牢固,便于保留。②通视优秀,便于定期查验。③采用强制归心观察墩。
顾及基坑周边实际情况,在基坑周边延伸线上稳定的地点设置3个观察墩,强制
归心观察墩为混凝土现场灌溉,墩的顶部安装强制对中装置,其目的是使仪器严格对中,我们采用插入式对中装置,其偏心误差小于。
观察点觇牌的设计
测小角的误差主要根源于照准误差,觇牌的设计应拥有以下特点:反差大,没有
相位差,图案严格对中。本工程采用觇牌的设计为:采用直径100mm,厚度不锈刚,以白
色为底色,以红色为图案。觇牌设计、制作完成后,将其焊接在基坑的支护桩上。
基准点、观察点的埋设
基准点、观察点的埋设见附图。
小角法观察
测小角法是利用精细经纬仪精准的测出基准线与测站点到观察点之间的微小角
度,读数取值精准到″.首次观察4个测回,取平均值,经检查无误后,检查偏离值:
L=(β/ρ)*S
〔1〕
精度估计
由于观察采用强制归心观察墩,以及小角度观察只利用测微器测定,所以误差主要根源于照准误差。
①对距离S的精度要求
将L=(β/ρ)*S全微分,取中误差得:
ML2=(mβ2/ρ2)*S2+(ms2/ρ2)*β2(2)
有关于侧小角(β),量测拥有足够精度的边长S是比较容易的。因此,取(β/ρ)*S=3*〔ms/ρ〕*β,代入〔1〕式,整理后,得:
ms=〔ρ*mL〕/β
(3)
由〔1〕式,得:β=〔L*ρ〕/S代入〔3〕式,整理后,得:
ms=mL*S/*L
写成相对中数误差形式:
ms/S=mL/*L
因此,要求mL=,而设偏离值L==1/250,当L=100mm,那么边长相对中误
差仅要求ms/S=1/1000。
以1/2000的精度测量边长就知足测量精度要求。所以,在测小角时,边长需测一
次即可。在此后的各期观察中,此值可认为不变。
②观察小角〔β〕的精度要求
由〔2〕式略去右边第二项,得:
ML=(mβ/ρ)*S
〔4〕
由于测小角的误差主要根源于照准误差,当小角度观察采用测回法时,一测回小角误差,由误差流传定律可